知道洗滌劑“藍月亮”這個品牌,還是近一兩年的事。但最近一段時間“藍月亮”出名,卻是因其洗衣液被曝含有熒光增白劑,可能危害人體健康。又因扯進為其代言的著名主持人楊瀾,而成為網絡熱炒的麻辣話題。
熒光增白劑有沒有問題?業內權威人士指出,熒光增白劑已獲大量的權威性安全認可,不會致癌。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表示,行業標準中規定使用的熒光增白劑安全可靠,不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負面影響。“藍月亮”方面也稱,熒光增白劑完全符合國家法規和技術標準,是安全環保的。
清者自清。我倒想說說事件之外的話題,在“藍月亮”沒有最后定性之前,網絡上幾乎一邊倒的打壓聲音聽起來并不陌生。“農夫山泉有砒霜”,“霸王洗發水致癌”,“圣元嬰兒奶粉含激素”……在一家又一家企業遭遇的 “誹謗門”中,都有類似聒噪聲。而這些事件,最終證實都是業內同行做的手腳。
在“藍月亮”事件背后,有沒有這樣的暗戰不得而知。但從事件進程中,多少暴露出一些端倪。由一兩個消費者發現問題,到短時間內放大成為喧囂塵上的網絡事件,進爾影響到“藍月亮”沖40億銷售大關受挫,無不讓人感覺到幕后黑手的存在。
作為國內洗衣液的領導品牌,“藍月亮”讓一些同行如芒刺背。它占據著四成以上的市場份額,這又是一塊人人覬覦的大“蛋糕”,誰都想切割一塊。如果靠自己過硬產品和優勢服務占領市場,無可厚非,但倘若通過旁門左道,靠網絡不正常手段和非法競爭來獲得業務增量,那就不可取了。蒙牛、伊利網絡之爭,雙雙股市下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慘痛教訓并沒有讓一些企業警醒。相反,利用網絡攻擊誹謗競爭對手,博自己出位的做法,仍然在繼續。中國企業陷入惡意營銷漩渦怪圈不能自拔。
在這一事件中,楊瀾成為受害的第三方。從央視名嘴到鳳凰衛視當家花旦,從創辦自己的企業到積極投身慈善事業,楊瀾塑造了正面、知性、大氣、健康的公眾形象。而她代言“藍月亮”品牌后,產品銷售額大幅攀升至行業領先,招致羨慕嫉妒恨不為怪。蓄意抹黑傷害楊瀾形象,進而達到削弱“藍月亮”市場份額目的。這種隔山打牛手段的殺傷力和網絡影響力實在不容小覷!
樹立一個品牌,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上百年時間,而搞臭一個品牌,只需個把月甚至幾天足矣。特別是在消費者信心還比較脆弱,產品質量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的前提下。這時,就需要政府這只“手”來為優秀企業遮風擋雨。加強網絡監管,加快網絡立法,規范業內間競爭的行為,顯得尤為重要。
皎潔的月亮也有隕石坑、環形山,這并不影響它的美麗。期待“藍月亮”再放光芒,期待中國企業建立起良好的競爭發展環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