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A股市場表現不佳,但這依然不能阻擋一級市場的投資熱情。7月13日,凱雷宣布旗下的人民幣基金北京凱雷投資中心在發改委完成備案,成為第一家在發改委備案的全球性股權投資企業。
外資設立人民幣基金已經不再是新聞,創業板和中小板的高市盈率是吸引這些外資機構搶灘中國A股市場的主要原因。在戈壁創投副總裁朱璘看來,外資機構涉水人民幣基金會成為今后的主流趨勢。
高市盈率之惑:外資搶灘本土市場
投資人總是擁有最敏銳的嗅覺。當金融危機爆發之后,與歐美疲軟的經濟體形成鮮明對比的中國市場成為外資機構的首選。
數據顯示,2010年一級市場共有146只新募集完成的人民幣基金,募資總額共計68.67億美元,分別占全年所有基金募集數量的92.4%和募集金額的61.5%。而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的55只基金中有44只都是人民幣基金,募集總額達到了63.12億美元。在這之中,有3只基金為外資機構募集,總額達到5.01億美元。
高市盈率是吸引外資機構的主要原因,一位外資PE合伙人介紹說,在創業板沒推出之前,國內的投資市盈率普遍不高。“因為企業缺少融資渠道,那時候應該是個買方市場,是機構挑企業。”在美國,上市后如果發行市盈率能達到10倍以上就算是很不錯的投資。
但隨著創業板的開啟,這種情況發生變化。以PRO-IPO為代表模式的本土人民幣基金獲得了更好的退出渠道,另一方面高市盈率也使得更多企業將目光轉向了本土市場。“我們所接觸的一些企業家不愿意接受美元投資,他們更青睞用人民幣和本土上市。”朱璘坦言。
2010年1月,凱雷亞洲基金宣布與北京市政府達成合作,計劃設立一只規模為50億元的人民幣基金;上文所述發改委備案的基金正是這只基金。當年7月凱雷便完成首次募集,共募集資金24億元,目前基金已經募集到32億元。
投中集團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性的投資機構幾乎都在國內設立了人民幣基金,而從已公布的情況來看,管理基金數量最多的為紅杉中國,旗下共有5只人民幣基金,規模達到26.7億元人民幣?;鹨幠W畲蟮臑楹胍?,其管理的兩只基金弘毅投資產業一期基金、弘毅投資產業二期基金總規模達到了120億元人民幣。
“如果我們不做人民幣基金,很可能幾年后我們的名字都會在這個市場銷聲匿跡。”一位美元基金合伙人坦言,本土市場目前的環境決定了外資機構必須擁有自己的人民幣基金。“原本的美元基金依然會以TMT和消費行業為主要目標,而在國內,一些對外資有限制的項目可能會以人民幣基金投資的方式來完成。”
對于本土PE來說,這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朱璘就直言不諱地指出,本土人民幣基金大多以PRO-IPO模式為主,這在創業板火爆的一定時期內是可行的。但隨著二級市場的變化以及一級市場資金的不斷涌入,未來這種單一的業務模式存在很大風險。而美元基金的優勢則得以顯現:“早期項目的價值挖掘,企業的價值培養將是美元基金所具的有優勢。”朱璘說。
LP之困:傍上政府好“乘涼”
凱雷完成備案的消息在業內并沒有引起太大反響,一位業內投資人坦言:“外資機構在本土設立人民幣基金早已不是新聞。備案只是一個軟性要求,并不影響基金的最終退出。凱雷完成備案可能還是出于LP資金募集的考慮。”
外資機構設立人民幣基金并不困難,但尋找LP卻非常困難。由于國內股權投資市場剛剛興起,國內VC/PE的LP來源主要以政府支持和大型國企。而對于外資機構而言,募資則顯得困難得多。
投中集團分析師馮坡介紹說,目前外資機構設立人民幣基金主要采取和地方政府合作或者由地方引導基金出資,自己擔任GP的方式來合作。
今年4月,上海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宣布與創新工場、戈壁創投等在內的12家投資公司成立合作基金。“與政府的合作資金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資源。由于此前很多上市企業處于地方政府開發區或者經濟區內,引導基金可以幫助機構找尋到更好的項目。”朱璘說。
凱雷此次在發改委完成備案,其最主要的意義在于可以獲得社?;鸬闹С?,目前社?;鹗菄鴥萀P最主要的來源之一。今年2月份,發改委曾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試點地區股權投資企業發展和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北京、天津、上海三市及江蘇、浙江、湖北三省6試點地區,規模在5億元以上的股權投資(PE)企業須到發改委進行備案。截至目前,包括鼎暉在內的14家PE機構已經在發改委完成備案。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目前本土和外資PE的人民幣基金所投項目退出上已經沒有區別,基本都是通過創業板和中小板。”
[page]
深證300市場選出的代表
為什么在長期投資指數基金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建議投資者選取最有市場代表性的指數呢?這是因為指數具有市場代表性,可以均衡、完整地代表某個市場的特征。類似于一個十項全能運動員,他各個單項能力不一定最強,但他能夠擁有最好的綜合水準。這是好指數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
深圳市場的成長性風格較為鮮明,深受許多定期定額投資者的喜愛。定期定額投資期較長,而深圳市場的結構、行業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后,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投資者也需不時關注所投資指數的市場代表性變化和風格變化,以便確定是否自己所投資的是自己想要投資的。
隨著深市三個板塊市值結構的日益扁平化,深100指數代表性、風格較五年前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市場急需一個像五年前的深100一樣能夠真正代表深圳市場的指數,以為市場提供符合需要的投資標的。深300指數的誕生正是為了滿足這種需求,無論從流通市值、財務指標和行業的覆蓋度來看,還是從板塊、行業、個股的權重分布來看,深證300都是當前深市的最佳代表。
深100指數目前的流通市值覆蓋率約為42.37%,而深300指數約為65.84%,接近于幾年前深100指數鼎盛時期的水平;行業覆蓋度上,深300覆蓋了全部13個證監會一級行業,而深100指數有1個行業權重為零,值得注意的是,深300指數的行業權重分布也是與整體市場最為接近的,而深100則在金融地產板塊的權重較高,在農林牧漁、水電煤氣和建筑業等板塊的權重較低。
考慮到深證市場中小公司較多,我們以申萬二級行業的分布再來驗證深300指數的市場代表性,我們發現,深300指數在行業平均權重方面較深100和深成指更低,這表示其行業更為均衡;同樣,行業權重離散程度也是三者之中最為分散的,在細分行業中的分布也是最為廣泛的。
再來考察財務指標,深300指數樣本股公司以深市A股73%的凈資產,收獲了76%的營業收入,和82%的凈利潤,更覆蓋了80%的分紅金額。成份股公司的經營質量可見一斑。
從深成指到深100,再從深100到深300,深圳市場的穩步發展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出色的指數選手,充分展現了不同時期深證市場的魅力。而當下,深300的時代已經來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