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的戰爭即將開始 杭州看好傳媒夢工場

2011/11/24 12:48     

上海的IT人這些日子,都有點睡不著。

自從9月8日,李開復的創新工場揮師上海,宣布成立創新工場上海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首期募資2億元以來,上海數十個孵化器以及上百個互聯網公司的大佬們的心就一直懸著,因為以李開復的個人魅力及創新工場的名頭,很容易就拉走自己旗下的項目或核心技術人員。

滬杭同城。如果落戶上海是創新工場全國拓展的第一步,那么,有無數中小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公司的杭州,會是創新工場開疆拓土的第二站么?

一月前,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傳媒夢工場”,以其“技術+傳媒”的新奇模式開始攻城掠地了。有政策、有靠山、有錢、有文化,業界看好“傳媒夢工場”。

全國孵化器已超千家

昨天,創新工場旗下項目安全寶發布免費戰略,聲稱可在五分鐘內為企業級客戶網站提供安全防護能力。聽聞這個消息,杭州某移動互聯網公司創始人老王直言“孵化器的戰爭就要開始”。

中國已經成為孵化器大國,全國孵化器早就超過1000家。

中國的孵化器,源自一個印度人。曾任聯合國科技發展基金主席的魯斯坦·拉卡卡出生于印度。他看到,在美國每創建一個孵化器,可以帶來25家公司的生長、300多人就業。1987年,他來到北京,建議中國嘗試一下“孵化器”的建設。

自此,中國孵化器快速發展,截至2010年底,中國各地火炬計劃體系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總數有894家,孵化出了138家上市企業。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處處長張峰海表示,雖然我國孵化器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效,但仍有一些現實難題不容忽視。

“一些孵化器規模非常大,孵化面積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平方米,孵化服務能否跟得上孵化器的規模擴張,這是一個現實問題。”張峰海表示,“孵化器質量和數量的不匹配,孵化器規模和服務水平不匹配,這是現階段我國孵化器發展面臨的一個突出挑戰。”

業界認為,一個成功的孵化器,首先政策要支持,然后要懂行,要有資金,還要有特色,而這些,恰恰是創新工場的強項。

傳媒夢工場新在哪里

“浙江一帶的IT人都在擔心創新工場呢。”最近的聚會上,已經不止一個業內人士這樣說。

前段時間,李開復在浙大演講,聽者如云,掌聲不斷。創新工場的大隊人馬還曾跑到杭州,在西溪濕地見了十來家杭州本地互聯網公司,語氣中大有拋出橄欖枝的味道,有人猜測:也許創新工場要來浙江。

浙江其實有自己的孵化器。光是寧波,就有16家孵化器,孵化出了368家企業,總產值已經突破60億元。在杭州,也有賽伯樂、西湖科技園、傳媒夢工廠等知名的孵化器。

雖然創新工場目前在孵化器中一枝獨大,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不用擔心,因為成功難以復制,“畢竟這是全靠李開復個人魅力做起來的,李開復只有一個。”在孵化器過多甚至泛濫的情況下,真正殺出重圍的,應該是新的孵化器模式。

一位姓王的天使投資人說他最近看好的是浙報傳媒旗下傳媒夢工場的“技術+傳媒”的新奇模式。

而浙江聯通的一位老IT人也給出了他看好傳媒夢工場的幾個原因:第一,它誕生之時,恰逢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符合政策發展方向;第二,它有浙江日報集團的深厚背景和資金支持;三、懂文化,有特色,傳媒集團打造的孵化器,自然也是包裝孵化文化傳媒企業的能手。

“浙報集團運營超過35家媒體,擁有500萬讀者,產業規模居全國同行業前列。同時集團還擁有自身獨到的媒體資源,”浙報集團總工程師、新媒體業務負責人蔣純認為,“長遠來看,就像活字印刷最后引起文藝復興一樣,信息革命的結果應該是一場新的文藝復興,人文、內容將在這場革命中找到自己的地位。今后將會有新時代的薄伽丘、拉斐爾、但丁……希望我們有機會躬逢其盛,我們傳媒夢工場要做的,就是尋找信息革命中的人文力量,并發揚光大。”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