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海通證券首次對11月22日發生的上市保薦書張冠李戴一事作出回應,稱這是公司一位保代助理上傳文件時出了差錯。
真的是事出偶然嗎?海通證券昨晚發布的H股招股書顯示,雖然該公司連續獲得證監會的雙A監管評級,但仍發生過不少不合規事件,其中就包括3起保薦違規事件,其他不合規經紀業務更是一籮筐。
■回應烏龍事件
保代助理弄錯文件
針對11月22日發生的道明光學上市保薦書張冠李戴事件,昨天,海通證券投行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應稱:“這是我們一位保代助理在文件上傳時出了差錯。”
按照這位負責人的說法,上市保薦書一般由項目組人員撰寫,隨后交給保薦人審核,繼而報給合規與風險管理總部審核。由于股票上市保薦書在格式與文字表述上有嚴格規范,因此業內普遍采取復制粘貼其他保薦書上的文字,然后再對相應內容進行調整的方式撰寫保薦書。不過,在調整內容的過程中,海通證券的保代助理采取了“人工查找后修改”的方式,而不是選擇文檔“全選替換”,這導致有幾處“姚記撲克”沒被發現,繼而未被改成“道明光學”。海通證券方面表示,“烏龍保薦書”的上傳者將受到公司的內部處罰,而該項目的保薦人也將面臨進一步的問責。
對于投行部門給出的上述回應,記者昨天致電海通證券發言人求證,但其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海通證券的烏龍事件從頭到尾就如同一場鬧劇,公司給出的回應更是很傻很天真。”知名股評人皮海洲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海通證券的回應表示不屑:“海通證券投行部的負責人還忘了一句話——‘這名保代助理是一名臨時工’。”皮海洲認為,海通證券的解釋把自己越描越黑。
■招股書自揭9道傷疤
3起保薦違規現形
就在昨晚,海通證券發布了其H股招股書,并在招股書中自揭傷疤,再曝出9起不合規事件,其中就有3起保薦違規事件,甚至還包括未經客戶同意擅自出售客戶股票等惡劣行為。
如果說道明光學上市保薦書張冠李戴事件讓海通證券“春光乍泄”的話,那么此次自揭傷疤無疑是火上澆油。
記者查閱了海通證券昨晚發布的《關于刊發H股發行網上預覽資料集的公告》發現,盡管該公司在過去4年里連續獲得證監會的雙A監管評級,但仍存在一定數量的不合規事件。
在這份公告的“內部監管和風險管理”一欄,記者發現,在2009年至2011年3年間,海通證券發生過3起保薦不合規事件,幾乎年年“中標”,具體包括:
2009年6月,深交所就浙江大東南包裝股份有限公司資金被控股股東違規占用且未履行相應的審批程序及信息披露責任,對海通證券的兩位保薦人未履行持續合規責任提供意見作出公開譴責。公開信息顯示,大東南于2008年7月上市,保薦人為海通證券的胡宇、廖衛江。
2010年9月,深交所又因山東濟寧如意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日常關聯交易事項沒有履行相應審批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對海通證券的保薦人沒有提供意見作出了公開譴責。
2011年6月,證監會就現代制藥后續增發申請過程中,海通證券的兩位保薦代表人未對發行人的財務及會計事宜進行足夠盡職審查一事,向相關保薦人發出了警示函。
不合規行為一籮筐
記者注意到,除了以上披露的在保薦方面存在的問題之外,2006年至2010年間,海通證券存在的違規事件更是一籮筐:
2006年3月,海通證券烏魯木齊友好北路營業部在獲得證監會授權前,便私自在新疆克拉瑪依設立分支機構從事經紀業務。
2008年12月,浙江證監局發現海通證券上虞百官營業部存在多起違反法規的行為,其中包括:開立無資金或無證券的賬戶、自第三方代理取得客戶并與之進行傭金分成。另外,該營業部還無視法規聘用了20余名沒有相關從業資格的大學生從事銷售工作。海通證券雇傭無從業資格人員并非僅此一例,2010年10月,深圳證監局向海通證券深圳華富路營業部發出監管書,主要內容也是指出該營業部沒有妥善操作客戶賬戶,并雇傭無從業資格人員從事營銷活動。
2009年12月,海通證券烏魯木齊友好北路在當地報刊刊登的基金營銷廣告中,有部分內容與基金營銷規則不符,再度收到新疆證監局的警示函。
2010年4月,深圳證監局發現海通證券深圳紅嶺南路營業部在清理賬戶期間,在沒有取得客戶的同意之前就擅自賣出了客戶的股票,且沒有妥善保存交易記錄……
海通證券眼下正在進軍H股的沖刺階段,本周一已接受了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委員會聆訊,并已開展上市前的預路演工作。接連爆出的負面事件是否會對其登陸H股產生影響?對此,多數市場分析認為,這些事件確實會對該公司形象造成不良影響,但應該不會對其登陸H股產生實質性影響。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