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網站遭遇成長瓶頸:風投看好 泡沫隱現

2011/12/12 08:39      付薇

  近日,國內十大奢侈品網站之一的呼哈網被曝“欠薪內訌,90%員工已辭職”,該公司解釋,已更換CEO并正在實施轉型。這一事件引起業內的廣泛關注,業內人士稱,此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內奢侈品網站雖然成長迅速但成熟度不高的事實,奢侈品網站“轉型”已經迫在眉睫,不論管理方式和進貨途徑都應更正規。

  折扣之大“讓人心里沒底”

  石家莊的陳小姐最近想買一款D&G的包包,她告訴本報記者,同事介紹她從國內某名牌打折網上買,說是能便宜很多,而且說這個網站現在很火。她登錄上去一看,D&G品牌的包包號稱4折起,一款市價8710元的女款單肩包3650元就可以買到,打4.2折。“這個價格真是讓人又心動,又心里沒底。”陳小姐笑著說,這個價格從國外免稅店買也不過如此了,如果能保證是真品,她一定出手。

  近兩三年來,國內奢侈品購物網站發展迅猛,像陳小姐這樣有意通過網絡購物來購買奢侈品的消費者越來越多。有統計顯示,2011年一季度中國奢侈品網購成交規模為29億元,第二季度達34.5億元。預期全年交易額將突破160億元。奢侈品購物網站也從數年前的默默無聞,到目前越來越被普通大眾熟知和認可。

  “網購有風險,出手應謹慎”

  業內人士介紹,奢侈品購物網站包含C2C和B2C兩類,其中C2C是指網站只提供供商家和消費者交易的平臺而不負責貨源;而B2C類則指網站全部銷售奢侈品或含獨立奢侈品銷售頻道,且自行負責采購、倉儲、物流等服務,被稱之為“自營式奢侈品購物網站”,如唯品會、走秀網等。他介紹,目前所說的奢侈品網站,多數是指B2C形式的這種。

  為什么奢侈品網站的品牌商品能打到如此低的折扣?在保證價廉的同時,能否保證物美?確實是真品嗎?

  面對這些問題,上述人士表示,其實奢侈品電商的采購模式主要有兩種:代購和采購。代購方式主要是在國外找人代購,代購人一般采取在品牌網站訂貨或者購買打折款的形式。采購方式則是從國外批發商處統一采購。

  據了解,這兩種方式都有風險,消費者應本著“網購有風險,出手應謹慎”的原則進行購買。代購的風險是,代購人買到手的商品可能是國外過時清倉的產品,還可能有細微瑕疵,因此大幅降價銷售。采購的這類商品數量少,周期不穩定,而且商品賣相不好把握。更有甚者,由于來路不明,有消費者直接從網站上買到了贗品,連維權都很困難。

  有業內人士表示,其實,電商平臺銷售的奢侈品大多數來路不明。很多國際奢侈品品牌對網絡銷售都很謹慎,不可能授權給第三方網絡平臺,很多商品都是趁國外降價清貨時,從國外代購進來,網購平臺并沒有授權證明和報關單。

  風投看好 泡沫隱現

  出于信任危機和網購風險,大多數消費者選擇“多聽多看”,一般都是靠朋友介紹,以自身的經驗為例來口口相傳,去選擇相對信得過的產品。由于國人購買能力的提高和需求的加大,奢侈品網站越來越多,風投業也越來越看好這一領域。不過,業內專家認為,在國內奢侈品電商成熟度還不高的狀態下,大量風投的進入已使得奢侈品網站業泡沫隱現。

  資料顯示,從去年底開始,風投業掀起一股投資奢侈品網站的風潮。天使投資人雷軍及迪斯尼旗下VC機構思偉投資和晨興創投千萬美元已投入號稱國內最大奢侈品私賣網站的尚品網。而DCM及紅杉資本2000萬美元風險投資則注入成立剛滿3周年的奢侈品運營網站唯品會。同樣是成立三年、一直專營奢侈品的走秀網也于近日宣布,已獲得國際風險投資機構凱鵬華盈2000萬美元投資。

  專業人士認為,本來在近兩三年,中國奢侈品電子商務網站便呈現一股“野蠻生長”態勢,風投的大規模介入加劇了這一趨勢。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直接赴港澳或國外購買正規品牌,且商務部多次聲稱采取措施讓國人在國內消費奢侈品、承諾差價會逐步縮小,靠代購模式的電商平臺生存空間可能越來越小,未來可能出現大批網站倒閉或轉型的窘境。

  近日,國內十大奢侈品網站之一的呼哈網被曝“欠薪內訌,90%員工已辭職”。這一事件引起業內的廣泛關注,并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內奢侈品網站雖然成長迅速但成熟度不高的事實。業內人士指出,奢侈品網站“轉型”已經迫在眉睫,進貨途徑應更正規,并從消費者信任度上審視自身運營。目前在國外,一些奢侈品購物網的時尚類消費非?;鸨?,歐洲最成功的頂級名品特賣網也在中國構建同門網站,這說明這類網站仍有商機,關鍵看網站自身如何把握運營和進貨渠道。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