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證券2011年凈利潤僅為6.38億,較上年的14.3億縮水了55.47%
2012年的春天,證券行業卻正在經歷著并不短暫的冬天。
券商們紛紛收縮戰線,改革、降薪、裁員,成為2012年證券行業的關鍵詞。平安證券裁掉近1/3研究員,申銀萬國研究所新出降薪細則,華泰聯合四月份起即將全系統整體降薪。
艱難時刻,券商高管們紛紛拋出改革方案,如履薄冰。
“公司在大裁員,搞得人心惶惶的。大概要裁70人左右,裁員基本上每個部門都有指標。我們部門大概裁10人左右,業務部門比我們更慘。”中投證券某內部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透露。
理財周報從多處求證獲悉,中投證券的改革正在進入裁員“深水區”。
而另一個華南大型券商廣發證券也在經歷戰略改革的陣痛,研究所首當其沖,原長江證券團隊入主后,一群首席分析師出走銀河證券。
中投證券裁70人,名單未定
這是新任總裁胡長生到中投證券的第五個月。
去年以來,沉寂數年的中投證券選擇改革。去年11月,胡長生從匯金空降,中投證券釋放出空前強烈的改革信號。
中投證券改革的第一刀,直指經紀業務,動了不少人的奶酪。種種跡象表明,中投從去年開始啟動的營業部預算及人事管理改革,開始進入“深水區”。
“這次大概要裁70人左右,裁員基本上每個部門都有指標,主要是集中在總部。裁員名單近期會出來。”前述中投證券內部人士難掩忐忑,“少發獎金就算了,如果再減薪水,真的就慘了,希望這次能安全過河。”
“目前,中投研究所還沒有接到裁員的通知,我所知道的是,市場部在裁人,還有其他后臺部門裁員比較確定,業務部門還沒開始動刀。”中投證券研究所某內部人士透露,“這次裁員和公司正在進行的經紀業務改革有關?,F在公司在搞營業部改革,總部用不了那么多人了。”
據悉,中投證券經紀業務在總部設置了交易運行部和市場部。中投證券市場部人數約有100人左右。
中投證券一名內部人士透露,公司提出“三定”(定員、定編、定崗),也就是裁員的意思。“信息技術部要裁員10%,市場部的大客戶理財要劃歸研究部。”
“中投證券高層已經下來了禁聲令,不對外透露關于改革和裁員之事。”一位接近中投證券的人士。
“我們是有這個計劃(裁員計劃),但具體內容還不清楚。”3月8日,中投證券內部人士回應理財周報記者。
“胡長生自己對證券行業有深刻的理解,但中投證券內部關系錯綜復雜,改革勢必會動了一些人的利益,僅憑他個人之力很難搞起來。”一位深諳胡長生的券商高層人士如此評價其改革。
不少業內人士也指出,中投證券改革勇氣可嘉,但其中利益阻力和問題不少。“一些人的利益受損了。內部有爭議很正常。關鍵是怎么把阻力減少到最小,不容易。”一位接近中投證券的業內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
但不容樂觀的盈利數據,讓中投證券高層痛下決心,繼續這場沒有“回頭箭”的改革。
中投證券2011年未經審計的報表顯示,中投證券2011年營業收入為23.77億,同比下降41.3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38億,相比上年14.3億的凈利潤,縮水了55.47%。凈利潤下滑最主要的原因為經紀業務收入大幅下滑,從2011年的27.5億,直線下滑到16.3億,降幅達40.7%。
[page]
廣發首席分析師投奔銀河
和中投證券一樣,華南券商廣發證券也正在經歷改革的陣痛。此時,而處在改革風暴眼的廣發研究所異常敏感。
春節前,長江證券原副所長李興帶著一批分析師加入廣發證券,廣發證券研究所顯得非常微妙。
廣發證券研究所一位內部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透露。“現在,除了長江證券原副所長李興以外,長江證券原來的正所長張嵐也過來了。”
“公司對廣發去年新財富得獎情況不是很滿意。長江證券的人拉票特別厲害,在業內是出了名的。這次上榜很多,被挖也正常。”前述廣發研究所內部人士透露。
耐人尋味的是,長江證券研究所原所長張嵐也離開長江證券,加盟廣發證券,現任廣發證券正所長。此前,業內盛傳,廣發證券研究所所長由長江證券原副所長李興擔任。
“是的,我已經離開了長江證券,到了廣發證券,職務是廣發證券研究所所長。我是3月1日才到任的。”3月8日,張嵐向理財周報證實了入職廣發一事。
“券商人員流動很正常,這是整個行業不可避免的。”張嵐回應。
長江證券新團隊與原有團隊如何磨合,是擺在廣發面前的新問題。
“現在已經有四五位分析師離開廣發證券,其中,三個首席分析師都去了銀河證券。之前還有兩位首席要離開,但被領導挽留了。”一位接近廣發證券研究所的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透露。
據悉,三個離職首席分析師均為新財富上榜分析師,包括金融地產行業首席趙強,汽車行業首席楊華超等。
應對首席分析師流失,廣發證券不斷招兵買馬。“我們從中金、長江這些券商挖了不少人,新招了10個人,現在光首席分析師就有十幾個。”前述廣發證券研究所人士透露。
事實上,此次調整背后另有深意。
2011年廣發證券換帥,新總裁林治海上任后提出內部改革、提高效率的“新政”方針。繼各部門精兵簡政后,廣發研究所首當其沖,成為林治海改革的第一劍。
“林總(林治海)上臺后,改革力度一直很大,包括前段時間的調整,對各個部門都有進行一些動作,對研究所動刀動作是最大的,基本上重塑了研究所。”一位廣發證券內部人士透露。
“研究所這種大刀闊斧的改革,主要是高層的意思?,F在我們的工作節奏快得很,目標定得高了很多,壓力也大了很多”,前述廣發研究所內部人士指出,“其實,近一兩年,我們部門的表現在公司各部門排名中都不錯。調整研究所,估計是公司高層想換一種戰略思路,提高效率,加快節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