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超/制圖
去年,一家互聯網公司的融資,往往有數家風投一起撲上去,全部是超額認購,比新股發行的超額認購還要狂熱。但是,這種現象已成明日黃花,今年互聯網投資一下子就冷下來了?,F在互聯網進入寒冬,融資不易,最重要的還是省錢找錢,挨過寒冷的冬季。
證券時報記者 楊麗花
近日,第二屆中國互聯網投資大會暨電子商務投融資高峰論壇在海南三亞舉辦。不過,互聯網的投資形勢,并沒有如三亞的天氣一樣陽光普照,參會的眾多知名風險投資機構負責人與國內多家互聯網、大型電子商務公司高管,共同探討的是互聯網與電子商務行業的“過冬”問題,對策總結下來就是“爭取省錢找錢,堅持活下去”,互聯網“剩”者為王的真理不變。
“去年沒能Hold住”
清科集團董事長倪正東(微博)回憶去年的互聯網投資說,“去年這個時候我覺得大家都是融錢融得特別多,那個時候如果融1000萬美元都不好意思說,從5000萬美元到2億美元再到超10億美元,互聯網融資紀錄不斷刷新。”2011年,僅京東商城(微博)C輪融資就高達15億美元。
除了互聯網企業的融資缺口巨大,風投的熱情也非常高。在本屆大會上就有人披露,“一家互聯網公司的融資,往往有數家風投一起撲上去,全部是超額認購,比新股發行的超額認購還要狂熱”。
但是,互聯網融資的瘋狂現象已成明日黃花,今年互聯網投資一下子就冷下來了。倪正東說,“去年的情況是大家一窩蜂去搶,抬高價格,互聯網企業坐地起價。今年的融資和去年相比,估值至少下降了30%~40%,有的公司甚至估值下跌2/3。”瘋狂的情形正如股市直沖6000點,很多機構都沒有來得及出手,就開始向下跌。
作為互聯網投資的老江湖,騰訊早期投資人李青坦言,“去年電子商務泡沫的時候我們沒有Hold住,也投了若干電商,幸好我們投資數額不大。”
“不給錢,就死給你看”
互聯網企業的燒錢,從去年最火的廣告可見一斑。只要打開中央電視臺,看到的就是范冰冰、姚晨等當紅明星代言廣告的互聯網公司。IDG資本合伙人毛丞宇說,“去年互聯網企業尤其是電商,在心態上有一點唯恐踏空的味道,追著去投了許多廣告,結果是開心了廣告公司和江南春(微博)”。更有投資界人士估計,互聯網特別是電商去年融到的錢有一半砸到了廣告中。
現在互聯網進入寒冬,融資不易,錢越來越重要。雖然廣告是可以不做了,但是互聯網如果要生存下去,還得繼續燒錢。“作為投資人看到這種情況,也非常難受?,F在互聯網之于創投就是‘不給錢,就死給你看’”。 今日資本總裁徐新這話說得很嚇人,又很真實。
徐新說,互聯網是一個贏家通吃的行業,因此一定要把規模做起來,能融到錢就要盡量融錢?;ヂ摼W企業拿錢非常重要,光靠自己慢慢做,是做不起來的。好樂買執行總裁李樹斌說,“所有人都在揮拳,不揮拳就會被別人打死。大家選擇揮拳吧,累死比別人打死好”。于是互聯網企業都爭著去融資,去燒錢。
一般來講,A輪融資的價格低于B輪融資,越往后價格越高。但是現在遭遇互聯網融資寒冬,如果互聯網企業還保持高姿態,幾乎就很難融到錢了。投資者和互聯網創業者都要放下身段。用倪正東的話來說,“只要有風投愿意投,錢馬上到賬就好。”
省錢找錢、“剩”者為王
對于互聯網遭遇的“寒冬”現象,徐新其實不大贊同“這主要是資本的冬天,不是互聯網的冬天”這樣的說法。徐新認為,面對資本市場寒冬,能活下來就是好樣的。泡沫破滅不是壞事,如果只是你拿得到錢,別人拿不到,那就是天大的機遇。作為互聯網企業特別是電商,為了生存一定要減少存貨,守住現金流,在融不到錢的前提下還能夠存活至少18個月。
“不要害怕高管離職,不要害怕負面新聞。很多高管都是奔著新股公開發行(IPO)來的,真正忠誠于企業的還是跟著一起打拼的人。百度走了多少高管,但是只要李彥宏還在,百度就還是百度。”徐新說,“同時,一定要把產品做到極致,把用戶滿意度做到極致。只要老用戶重復來,就不怕沒錢賺。如今,業內似乎高估了今天的困難,低估了明天的前景,實際上,互聯網的好日子還很長,關鍵是活下來。”
清科集團董事長倪正東稱,互聯網的收獲期尚未到來。此前人人、當當的上市只是開始,如果現在活躍的大眾點評、豆瓣、趕集這類公司沒有大面積盈利,那就遠未到收獲期。倪正東預計,2014年才是電商的收獲期。當然,收獲雖然可以期盼,但現在最重要的還是省錢找錢,挨過寒冷的冬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