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不確定:做好高管薪酬激勵

2012/04/20 14:27     

“不確定性”已經成為自近年金融危機以來,形容經濟環境最常見的關鍵詞,時至今日它甚至已經成為一種市場常態??梢灶A見的是,在未來很多年里,全球企業都無法逃脫這樣的環境。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企業正在越來越多地走向海外市場,跨國公司則在中國越來越本土化,這無疑加劇了全球高管人才的競爭,對企業提出了更多的挑戰。年度/長期激勵計劃作為整體薪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貫徹企業的關鍵目標、倡導企業所需的行為規范、吸引和保留關鍵員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那么在經濟持續不確定的背景下,企業該如何做好年度/長期激勵計劃呢?韜?;輴?011年在亞洲展開了激勵計劃設計調研,該調研覆蓋亞洲10個市場和261家公司,其中中國大陸有117家公司參與調研。讓人欣喜的是,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在年度/長期激勵計劃的設計上較之以往有了明顯的進步,“比如在業績衡量指標方面更加多元化,選擇進入年度/長期激勵計劃的人選上更注重與公司文化相匹配等。”方曄,韜?;輴偤匣锶思笆紫檰?、中國區高管薪酬業務總經理說。

那么還有哪些方面中國企業需要注意和改進,海外市場的哪些最佳實踐值得學習,新興行業該如何應對高管套現,未來年度/長期激勵計劃的趨勢又是什么呢?韜?;輴側蚋吖苄匠曜稍儤I務總經理Doug Friske和方曄做了進一步解答。

激勵計劃更多元

《中外管理》:總體來看,在經濟持續不確定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年度/長期激勵計劃有哪些顯著變化?

方曄:我們先談年度獎金計劃。首先在設計指標上變化還是很明顯的,這跟經濟環境變化有直接關系。當中國經濟快速成長,全球經濟也很繁榮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收入的高增長、利潤的高增長是年度獎金非常重要的指標。但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企業內要求增長的指標還在,但轉向相對性。也就是說企業一方面跟往年業績相比,一方面也是跟同行業績相比,這增進了指標的合理性。

比如,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企業的收入增長是30%~50%,而在去年企業增長了15%,但全行業只增長10%的話,說明企業的管理者做得還是不錯的。這種指標考量過去在中國企業中很少見。

第二點,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股東從過去單純關注財務指標的評價,轉向非財務或者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的結合上。調研顯示:中國公司會更多地使用非財務指標來衡量高管業績,跟其他亞洲國家相比較,客戶滿意度、內部創新、中長期戰略等在他們的年度獎金當中,使用的頻率更高。

第三點:在當前,公司會把尋找新的增長點或者機會也列入指標考核中。也就是說企業在看待一個高管的業績時,能從短期和長期結合的角度來考察。這一點是非常積極的。

Doug Friske:從全球來看,主要的變化是企業更看重裁量權而非一個公式。也就是說,在以往企業一般會用一個公式來算出來CEO的年度收入、獎金。但由于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這個公式可能就不那么合理,很多不確定因素沒有完全考慮到這個公式當中。這時CEO做了很多努力,但未必是一個直接的財務結果。所以獎金指標中加入裁量權,也就是把一些主觀的意見應用到獎金的確定中。

而中國公司在獎金指標中跟行業水平比較的趨勢,并沒有體現在年度獎金制定中,相反這個相對的業績比較更多地體現在長期激勵計劃當中。

《中外管理》:前面我們分析了年度獎金,在長期激勵上,變化是否更加明顯?我們知道由于過去的高增長,導致中國企業對長期激勵并不那么重視。

方 曄:確實如此,我們看到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公司在高管薪酬中引入長期激勵計劃——越是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企業越需要有一個長期的視角。

調查顯示:更多的公司在采用長期激勵時,也更關注指標多元化。過去企業總是談增長和激勵,但現在我們看到大家更關注平衡,也就是在談激勵的同時也談保留。

比如,之前企業一提到長期激勵就會提到期權,但是只有期權員工并不買賬,因為期權有縮水的問題, 同時企業也要承擔成本,很多時候沒有起到理想的激勵作用?,F在很多公司還會有限制性股票的計劃、業績單元的計劃,呈現出一個多元化的趨勢。

Doug Friske:有意思的是,歐美公司在長期激勵上體現出不同的視角。大家會覺得在不確定的經濟條件下長期業績很難確定,反而更關注年度激勵。因此限制性股票沒有下降,當然這也跟歐美公司的限制性股票與中國公司不同有關。歐美公司的限制性股票是只要高管在公司待夠年限就能拿到,而中國公司的限制性股票跟業績相關。

《中外管理》:兩種方案孰優孰劣呢?

Doug Friske:很難說孰優孰劣,由于每個國家的企業使用長期激勵的歷史不同,企業發展階段和規模也不一樣。歐美公司一直都關注長期激勵,而中國公司是正在越來越重視長期激勵,這是造成差別的原因之一。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