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創恒富主要針對資產規模較大的上市前項目進行投資。”魯信創投在《關于出資設立煙臺魯創恒富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的議案》中作出的上述表述,透露了公司在投資方向上的微妙改變。
“這或許意味著魯信創投將提升對Pre-IPO投資的注意力。”昨日,有分析師表示。過去,公司主要以VC為主,即投資初創期、成長期、擴張期的企業。
2009年,公司通過定增收購魯信集團全資子公司山東省高新技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后,主營業務變更為以創業投資業務為主。根據山東高新投的業務范圍,投資對象為處于成長期、擴張期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能夠取得自主知識產權且有巨大市場潛力的中試項目、處于風險期的中小型科技企業項目以及用高新技術提升的傳統產業項目;具有鮮明的VC特征。
2011年,公司與深圳市東華實業(集團)合作設立了深圳市華信創業投資公司,2012年2月公司出資設立華信一號基金時表示,該基金將以行業前瞻性和企業成長性為導向,重點投資于電子信息、節能環保、醫療健康、新材料等領域具有高成長潛力的企業。此外,公司2011年發起成立的濟南科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和濟寧海達信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因均與位于當地的國家級高新區有相關“接洽”,被認為也偏重于VC業務。
與回報率較高但投資周期長、風險大的VC的投資不同,Pre-IPO投資的投資時點在企業規模與盈收已達可上市水平時,甚至企業已經站在股市門口,因此,其投資具有風險小,回收快的優點。
“雖說兩者在實際業務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但公司此次特別說明了針對資產規模較大的上市前項目進行投資,還是表現出了對投資結構的有意識的布局。”私募表示。昨天,公司方面也稱,公司并沒有特意劃分VC和PE業務,但不同的是,此次成立的魯創恒富盡管有一定的地域意義,但其與當地的國家級高新區沒有相關“接洽”。似乎也透露出魯創恒富的投資傾向或會不同。
記者注意到,這種新布局對改善公司目前上市項目相對少的局面有積極意義。2011年上半年,山東高新投參股的通裕重工、圣陽電源、龍力生物分別傳出首發上市的消息,而今年至今,公司稱只有公司三級單位有投資項目在排隊,尚未上會。
根據年報披露,2011年,公司全資子公司高新投完成9個項目的投資,出資總額2.67億元;高新投的控股子公司山東科創完成5個項目的投資,出資總額0.52億元;華信創投通過其參股公司投資2個項目,投資金額達0.31億元;藍色基金通過其參股公司投資4個項目,投資金額達2000萬美元;黃三角基金投資2個項目,金額達0.23億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