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賭協議致命妖魔化:遲早殺死你 誰贏誰輸?

2012/07/20 12:02      范媛

  “對賭協議”是投資方與企業對于未來不確定情況的一種約定,其本質是“價格回補機制”,一般以企業業績或預期業績為議價基礎確定投資條件,根據雙方認可的業績增長情況,以具體業績指標甚至股價作為協議條件。

  然而,就是這個常規的財務工具,卻絆倒了眾多知名企業。太子奶與高盛、花旗對賭,結果導致企業控股權旁落;飛鶴國際輸掉與紅杉資本之間的對賭,支付巨額美金回購股份……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對賭”儼然已經成為“遲早殺死你”的致命游戲。而作為協議簽訂的另外一方風險投資方又是如何理解對賭協議的呢?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特意邀請鼎暉創業投資合伙人黃炎、天創資本合伙人洪雷、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姜皓天、ICAN管理合伙人康浠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企業不要過于抬高估值

  中國經濟時報:在外界看來,對賭協議非常的神秘而且兇悍,那么對賭協議究竟是什么?為什么要簽訂對賭協議?

  洪雷:對賭,是因為企業的估值是比較高的,比如說企業方2011年的利潤是2000萬,企業認為2012年的利潤可能最終會實現4000萬,那么想以4000萬為基數,10倍去融資,就是4個億,那么相對于已經有的2000萬業績來說,這個企業的估值已經達到了20倍,如果企業做不到4000萬,依然是2000萬,對投資人則意味企業已經通過我們的投資實現了IPO價格,所以需要通過對賭來調整。

  黃炎:我們在做一些對賭的時候,實際并不是真的要跟企業家進行博弈,對賭只是一種工具,是互相來看什么價格最合適。

  姜皓天:對賭多用的一般是投資中后期的企業,企業能成什么樣已經是比較可預測的了,比如我按我的財務模型、市場經營等等判斷這個公司能成長25%,但企業家非說成長50%,那就按你說的50%,但如果你做不到,估值要調整,這就是對賭了。

  康浠:在境外投資,對賭協議是個普通商業條款。紐交所、納斯達克、港交所這幾個主流資本市場的都是認可的。

  不要把對賭妖魔化

  中國經濟時報:有人評價說對賭協議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是“昔日美酒,今朝毒藥”,而且特別提醒中國企業要警惕對賭協議圈套,那么,對賭協議簽訂的另外一方——風險投資方,又是如何理解對賭協議的危害的呢?

  洪雷:不要把對賭妖魔化,對賭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的,并不是每一個投資項目都簽訂對賭協議。簽訂對賭協議后,一旦出現較大的經濟波折,那么對賭就會極大改變被投公司的股權架構;但作為投資方,并不希望實施對賭,都是希望項目能夠達到業績預期。惡性對賭是滋生惡性事件的溫床,所以我們倡導良性的對賭。

  姜皓天:有些企業家失敗的原因是過于樂觀過于激進。還有一類經常用到對賭的是人民幣基金,他們廣泛用對賭,主要是為了應付LP的壓力,因為中國LP群體要求低風險要求高回報。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