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創投陳忠蘇:華爾街冒險者 不吊死一顆樹上

2012/07/25 12:52     

  在陳忠蘇身上,至今依然可以清晰地找到“華爾街”的影子——為節約時間,早已是公司老總的他,仍堅持每天在公司吃午飯,且從不午休。如同20多年前,還在華爾街工作的他,從股市開盤起就不曾歇下,“如果沒有接手的交易員,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一切都不會因為回國而改變,這正是陳忠蘇回國前給自己的“心理暗示”。

  1981年,離開剛入讀一個學期的北京大學,年僅17歲的陳忠蘇懷揣著“留學報國”的決心和僅有的200美元,踏上了飛往紐約的航班。很快,陳忠蘇便嶄露頭角:本科階段跟著導師做研究,大學尚未畢業已在美國知名的學術期刊和雜志上發表三篇學術論文。

  得益于國外較為開放的科研環境,機會接踵而至。在導師的推薦下,這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可自由出入各種學術會議,并有機會作學術報告,他也因此結識了諸多著名的專家學者。這位本科讀數學、碩博讀計算機的“理工男”習慣了“歸納邏輯”,他試著去總結:那些所謂的“大專家”也不過如此,非但沒有想象中的“神采奕奕”,甚至還有點“不修邊幅”,原來,“聰明人也有很多弱點。”

  如今的陳忠蘇在別人的眼中也成了大專家,卻沒有繼承這些“弱點”,“我骨子里還是個充滿精氣神兒的冒險者”。這位冒險者還常把自己定位成“討生活的”或者“打工的”。在他看來,生活的過程最為重要,也最值得敢于冒險的年輕人珍視和享受。

  考研就是一個例子。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考研是一件“要扒掉一層皮”的苦差事,但在陳忠蘇那里卻變得“十分輕巧”:在學術會議期間,遇到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陳便找到專家請教,讀博的“入場券”也就這樣聊了出來,就連入學申請表都是在未來導師接受自己后才開始填寫,“甚至都沒有經歷過嚴格而復雜的面試”。

  在職業選擇上,他同樣聽從了內心“冒險”的召喚。以他的學術成就,留校任教是十拿九穩之事,他卻選擇了華爾街,原因是,“在學校教書是鐵飯碗,會被人看不起”。在陳忠蘇看來,只有在真刀真槍的市場中打拼才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2000年10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找到陳忠蘇,請他回國擔任交易所副總工程師,主持交易所的新系統設計。彼時,陳忠蘇已是具有16年工作經驗的著名旅美金融科技專家。

  沒有猶豫,他回來了。他相信,一切也都會因為回國而改變。

  回國前后,上交所的交易系統出現多次技術故障,陳忠蘇在華爾街金融機構和IT行業的工作經驗很快被派上用場。問題很容易說明白:軟件的管理對人的依賴性太大,流程規范缺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交易市場發展得很快,以至于交易系統未能進行重新的規范。

  陳忠蘇的辦法是,引入外力,全部重來。在多數人的心中,學數學的人都很聰明。陳忠蘇在博士期間就總結了一條規律:做事情時千萬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鉆牛角尖往往只會死路一條,要多嘗試幾種思路,研究的時候要學會“躲開”,跳出來看看,“死路的話沒有必要花費時間,機會成本太高”。

  如今,上證所的新一代交易系統已平穩運行了多年,峰值訂單處理能力接近80000筆/秒,系統日雙邊成交容量不低于1.2億筆,相當于單邊市場1.2萬億元的日成交規模,是上交所此前歷史最高峰值的4倍。

  不到5年的時間,陳忠蘇便印證了回國前的兩個暗示,工作環境能夠適應,發展空間也愈來愈大。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