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風”周期下企業如何“飛翔”

2012/07/27 07:06     

劉瓊

世界最后一只加拉帕戈象龜在幾十天前離世了。雖然這只生命力極強的老龜活了上百年,但最終還是未能抵擋住南美洲溫度、氣候變化的折磨。正如達爾文所說,活得最好的不是最強的物種,而是最適應環境變化的。

進入2012年,商業環境更加充滿不確定性,中國企業該如何適應產業新周期的變化?在經濟下行的調整周期中又該有怎樣的活法?

新周期但非周而復始

這或許是新周期,但絕不是像四季般周而復始的。在近日舉辦的“正和島夜話”中,多位企業家都感受到,新的周期中隱藏多種變化和風險。

全球的經濟也存在舊的動力不足的問題。此前,美國消費、中國生產、亞非國家提供能源,這樣的“三角關系”行將終結,而歐債危機還在繼續,美國經濟復蘇乏力,日本的震后恢復還未完成。在全球經濟下滑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不可能長期一枝獨秀下去。

“從過去的資源性和技術建設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開始轉向大消費、大流通循環經濟這樣一個發展模式。”談及對新周期的認識和理解,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成建(微博)對《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表示。

而就宏觀經濟而言,投資、消費和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上海市溫州商會名譽會長、天正集團董事長高天樂認為,隨著30年的長途奔跑,馬兒可能是越來越瘦、越來越疲憊了,車兒也是越來越重了,因為身上的包袱越來越多了。

如果說還有什么不同,上海嘉御基金董事長衛哲發現,這一輪危機雖然沒有2008年時那么冷,但是這次冷的時間特別長。中國的經濟現在處于一個大的上行周期中的下行波段。所謂上行周期是中國近來的增長還沒有完,還會向上增長。所謂的下行波段是跟以前的高速增長相比,中國經濟的增速已經回落到7%~8%左右。

企業必須面臨新的挑戰。周成建就發現,過去只要開門做生意就會有客人來,企業只是掙多掙少、增長快與慢的問題。但是今天已經有很多企業出現負增長,說明從一個機會時代向經營時代轉變,這就需要企業更大地提升自身的管理經營、產品和服務能力。

“無風”周期的“飛法”

“風足夠大的時候豬都會飛”,這個比喻多次被用來形容中國的經濟經歷過的超常發展階段。中國經濟告別高速增長的年代已經成為共識,曾經一路高歌猛進的中國企業將集體面對增長拐點。衛哲認為,那在無風的周期,企業就全都要憑借自己的能力,“飛得高就是老鷹,飛得低就是燕子。”

“經濟開始下行時,過去的打法都作廢了。”杉杉控股集團董事長鄭永剛認為,短期內中國企業面臨重新洗牌的過程出現兩重天,一邊是大量倒閉潮的涌現,一邊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Fortune 500的榜單。

無風周期該怎么飛?“活法是道,干法是術。”上海齊鼎餐飲董事長齊大偉認為, 同日本、美國一樣,積累財富的階段是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企業都要經歷的。不過中國前30年研究的干法更多,或許是稀里糊涂地干成了幾件事,但未來的30年,中國企業恐怕需要先把活法弄清楚,再去研究干法。

那么該有怎樣的“活法”和“干法”呢?上海凱石投資總經理陳繼武就發現一個現象,中國的企業家賺了錢以后,往往感覺自己無所不能,什么行業都想插一腳。 “靠運氣的企業家實際上是靠守株待兔賺錢的,現在不確定之周期下撞樹的兔子少了,企業家就要研究怎么樣下網、用網來捕兔子。”

企業家們普遍認為,從速度效益型的增長模式衍生出來的機會導向型的做法,在經濟下滑、企業利潤下降的狀況下或許應該改變。新的周期中,中國的企業必須要向價值創造型轉變,后者表現為整個產業重組,應用資本化的工具來創造簡單的因素所達不到的量變。

找到飛的方向

“擺在每一個企業面前的問題是找方向。”鄭永剛說,2011年中國GDP達到47萬億,但問題是,過去一段時間里中國經濟能夠支撐這樣的財富總量靠的是房地產行業,往后有沒有這么大的一個產業能夠支撐這么大的經濟體?

他強調說,中國必須要靠自己的內需市場。不過,現在內需是長期發展緩慢,短期內難以有大的起色,這使得企業的生存舉步維艱。

從遠期來講,鄭永剛最看好的兩大產業分別涉及到生活質量提高和生命質量提高。“實際上,各國到了平均GDP 5000美元的時候,有一些行業會變成一個突破性的發展,包括生活質量的提高,旅游、傳媒等服務性的行業與產業不斷發展演變的過程就是一個新的機會。”

“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減緩,但和國外比還是高速度,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杞人憂天。”剛從美國回國創業的衛哲分析,雖然美國經濟增速只有1%、2%,但企業卻表現淡定,總結而言就是他們充分理解和運用了“分”與“和”的藝術。

“合”是合并,美國的甲骨文(微博)和思科在過去兩年都收購了400家公司,在中國這是不可想象的,但未來,企業要學會合并與被合并,不必每個企業都需要拼著去IPO。另一面,硅谷絕大部分公司都是“分”的,企業不要什么都自己做,要學會“分包”、“外包”,在某個細分領域做得專精。

“我不在乎企業有多少財富,我更在乎我們的企業能做多久。”5月份高天樂的一趟德國之行,讓他頓悟:在新的周期下面,活著為了什么,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為更大的名聲還是更多地讓自己的心靈自由?

在一家街邊的餐廳用餐時,發現這家有300年歷史的牛排生意非?;鸨?,往往需要提前幾天訂位,要是在中國,這樣的店早就開連鎖了。不過這家店主卻非常知足常樂,認為并不是做大,而是活得更久是唯一目標。“扎實地練一些基本功,確保我們的產品有更多的競爭力,這樣的話企業才可能有可持續發展。”getty圖

分享到: 微博推薦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