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網絡公司投資 硅谷掀起硬件初創投資熱潮

2012/08/20 20:21      Edward

導讀:華爾街日報近日撰文指出,互聯網公司投資熱潮逐漸消退,消費電子產品初創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優良的創業環境造就了一批硬件初創,而相對較高的行業門檻,又使得這些公司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全文如下:

作為長期游離于硅谷的技術類型,消費電子產品初創顯現出驚人的生命力。

加州企業家已經悄然創立了很多小型硬件公司,從手表到數字恒溫器,幾乎涵蓋各類消費電子產品。這些公司都有一個典型的發展路徑:融資,在美國開發原型設備,由亞洲工廠生產,最后在線上銷售。

由于Facebook、Twitter等互聯網公司的上市表現不盡如人意,互聯網投資熱潮逐漸消退,這些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

安倍-菲特曼(Abe Fetterman)和麗莎-邱(Lisa Qiu)夫妻二人就是這樣的一支團隊,今年6月他們在舊金山的兩居室公寓內成立了一家硬件公司。這對夫婦開發售價為359美元的廚具Nomiku,用戶可以用Nomiku來真空烹調食物。

這對夫婦并沒有安傳統的融資途徑來處理Nomiku公司。今年3月份,他們飛往中國深圳,參加硬件創業孵化器Haxlr8r組織的為期3個月的項目,在此學習如何開發產品原型。6月,他們決定通過籌資網站Kickstarter和AngelList募集資金?,F在,他們已經通過Kickstarter募集資金58萬美元,并計劃在未來數月內結束融資?,F年24歲的邱夫人表示:“多數硬件初創的的融資方式都與我們相同。”

創業環境優良

事實上,小型消費電子產品初創的興起與傳統觀點大相徑庭。

鑒于制造和零售成本,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硬件開發公司需要巨大的投入。同時,消費電子產品市場也被蘋果、索尼、三星等科技巨頭牢牢地控制著。

但是,硬件行業已經有所變化。隨著3D打印機和提供制造工具的孵化項目的出現,原型設備開發成本已經大幅下滑。第三方服務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機構可以幫助初創尋找制造商。一些制造商也愿意生產小型設備,允許初創一次只訂購數千件產品。

夏斯塔創投(Shasta Ventures)風險投資人羅博•康尼比爾(Rob Coneybeer,)表示,如今一件消費電子產品原型成本已經下降到50萬至100萬美元之間。一年前,這個數字還高達2000萬至2500萬美元。

現在的硬件初創還可以通過亞洲制造商代工,并直接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這樣就可大幅削減成本。

商貿服務公司PCH International首席執行官利亞姆•凱西(Liam Casey)表示,由于來自亞洲的航運更加快捷,而且可以通過網站管理訂單,這種方式可以讓初創公司免受庫存壓力。按照傳統銷售方式,公司需要提前估計零售商的商品銷售數量,這樣難免會出現產品積壓的問題。

Kickstarter、AngelList等籌資網站還提供了公平的融資環境。AngelList聯合創始人納瓦•拉惟坎特(Naval Ravikant)表示,對于硬件制造商而言,所有服務都體現出“民主化創業”精神。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