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PE市場的降溫令業內一位大佬調侃道:“大家出差看項目的越來越少了,高爾夫球打得越來越好了。”
這一方面出于宏觀經濟轉冷、企業銷售額下滑,可選的好項目少了;另一方面二級市場的低迷也讓投資人士選擇觀望,PE募資艱難致手中可投的錢少了。
降低投資節奏、開練內功,PE機構們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御寒過冬。而在去年以投資數量領先于全行業的中科招商則在近日傳出“裁員”的傳聞。公司一高管雖然否定了“裁員”的傳聞,但他提到的投資節奏放緩和對新進員工的考核趨嚴,似乎意味著公司的日子并不好過。
裁員風波
一位曾在去年加盟中科招商北京總部的投資人員最近被裁掉,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去年新進的員工都被裁掉。而另一位中科招商投資總監則表示,北京總部去年到現在沒有完成業績的7名投資人員被直接解除了合同,另外包括全國各大區在內有二十幾名員工則是主動辭職,后者既包括投資人員也有后勤人員。
如此“裁員”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到,這家以基金管理規模大且投資風格激進著稱的PE機構是否開始進入“戰略收縮期”?昨日,中科招商某位高管給出否定答案。他表示,最近的裁員主要是針對中期考核沒有達標的員工:公司每半年都有一次業績考核,但以前會延長一定的寬限期,沒有立刻解除合同;但今年執行嚴格了,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而至于全國范圍內有20多人辭職的情況并不存在。
在中科招商400余人的團隊中,公司北京總部約百余人,其余大部分員工分布在全國26個大區。每個大區既有募資人員,又有項目開發人員。
一位已離開中科招商的人士介紹,對于投資人員的業績要求,一般投資副總裁要求每年至少投兩個項目,投資經理則要求每年至少投一個項目。此外,如果基金沒有最終進行投資,但投資人員完成了盡職調查、項目上了中科招商的“內投委”,這也會計入投資人員的一部分工作量。(在中科招商總部有一個以總裁單祥雙為核心的“內投委”,“內投委”上獲通過的項目再拿到各個基金的“外投委”路演,“外投委”由出資額較多的LP組成,最終投資權也在LP手中。
“公司每半年進行一次業績考核,一年沒有完成任何業績的就要被淘汰了。”中科招商前述高管介紹,但在以前是比較寬松的,公司會給一定的寬限期,也從沒真正裁過人。但今年我們變嚴格了,新招的員工如果半年內沒有完成業績考核指標,也就無法轉正了,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該人士同時稱,中科招商最近還招了五六名專門從事并購基金業務的團隊。“在裁人的同時我們也在招人,中科今年會做得更加專業化和精細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