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掀起大投資大建設大發展熱潮的溫州如何確保資金來源?在打造產業平臺上,政府有限的財政資金如何改變以往“撒胡椒粉”方式,提高資金高倍數的杠桿效應?……昨天,記者從溫州市產業平臺專項基金組建業務培訓會上獲悉,我市將通過設立政府平臺專項引導基金、組建專項子基金的辦法,搭建一條引導社會民間資本流向產業平臺基礎設施建設的“水渠”,推動我市的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目前溫州首批擬組建的25個產業平臺專項子基金啟動了面向社會募資工作。
11億元產業引導基金
放大55億元股權投資
為切實解決國有投融資公司項目資本金不足問題,加快推進溫州新型城市化和工業化,深化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日前,溫州決定設立政府平臺引導基金,以強化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發揮財政資金的放大效應,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政府平臺引導基金由財政出資設立,按“市級主導、縣級配套、募集跟進、投向平臺”的操作思路運作,產業平臺引導基金是我市政府平臺引導基金中的一項,主要以資本金形式投向溫州市域范圍內各產業集聚區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如工業園區、產業功能區(集聚區)、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等產業平臺、重大產業項目等。
據介紹,溫州的產業平臺引導基金總規模11億元左右,其中市本級整合了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等部門相關專項資金5.5億元投入,分2年到位,視募投項目情況,由項目所在縣(市、區)同比例配套跟進。引導基金參股的各專項子基金投資于縣(市、區、功能區)對應項目時,縣(市、區、功能區)需與引導基金投資額按1比1比例進行配套跟進(含財政資金或其他國有資金)。
“引進各類投資者共同組建若干支引導基金參股基金,放大形成約55億元規模的股權投資基金。”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財政資金的引導投入將放大至少5倍投資的杠桿效應。
11.2億元財政資金投向專項子基金
至少8成產業平臺投資資金向社會募集
“引導基金不直接持有被投資企業或項目的股權和其他權益。”該負責人介紹說,引導基金將發起成立若干個專項子基金,視具體情況按一定比例向每個專項子基金出資,以合伙制、公司制和信托制等形式參股認購專項子基金的份額,基金受托管理機構出資不低于1%,引導基金出資不超過20%,其余部分由受托管理機構定向募集。
“我們擬組建的產業平臺專項子基金規模2億元,引導資金將安排4000萬元,剩余的1.6億初步打算委托銀行或其他投資機構募集,由它們再向社會募集資金。”瑞安濱海新區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子基金的組建和引導資金的注入,為瑞安濱海新區起步區建設加強了資金投入的保障力度。據悉,組建產業平臺專項子基金,原則上以產業集聚區為單位,中心鎮政府和功能區管委會是該基金的責任主體單位,具體負責該基金的組建工作。
市產業平臺引導基金決策委員會辦公室透露,根據各地上報產業平臺專項基金組建計劃,制定了“溫州市產業平臺引導基金使用計劃”,擬組建25個產業平臺專項子基金,引導基金使用額度為11.2億元。先組建專項基金的單位,優先保證引導基金使用額度;2013年春節前未完成專項基金組建的單位,取消引導基金使用資格。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