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權益承銷遇冷的海通證券(以下簡稱“海通”),過去兩年保薦上市的企業,今年業績也多“變臉”。
據統計,海通在2010年發行的上市公司,近兩年盈利情況不太理想,8家企業上市1年后業績即虧損,慘烈者如康芝藥業和天業通聯,凈利潤同比降幅近1倍。
在監管日趨嚴格的市場下,業績出現大面積下滑的主板企業,其保代將被出具警示函。近期中信證券的兩位保代就因此先后被罰。而海通今年發行的宏昌電子,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35.74%,逼近證監會50%的“紅線”。
而當理財周報記者就權益承銷下滑詢問海通工作人員時,對方針對“今年被否項目最多的投行”的疑問表示,海通今年被否的5個項目里,有1個企業其實是在去年被否,這與監管機構的公示存在時間差,海通并非今年被否最多的投行。
根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2010年海通保薦發行的12家上市公司中,華泰證券、中原特鋼等兩家公司的業績出現小幅下滑。不過,僅1年之后的2011年底,這12家公司中有8家都出現業績下滑跡象。
業績波動最大的屬康芝藥業,這家上市之初被冠以“兒童用藥龍頭”的企業,去年凈利潤降幅高達97.98%。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天業聯通上,公司去年底凈利潤下降近1倍,而到今年三季度,虧損更是一瀉千里,凈利潤損失480.98%,近乎5倍。
在今年宏觀經濟下滑的背景下,海通2010年發行的12家公司,股價悉數破發,除了中原特鋼的價格略低于發行價外,其余11家的縮水比例都超過一半以上。
“投行保薦公司上市,只能保證企業上市前三年的規范,以及讓監管機構信服企業在兩三年內可持續,并不擔保企業業績是否在兩年內一直增長。”上海一名投行人士說道。
無獨有偶,海通投行在2011年發行上市的公司,今年業績亦不理想。14家企業中,超過9家今年出現業績下行。其中,以104.65倍創下當年中小板最高發行PE的國電清新,今年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1.76%,對比當初45元/股的發行價,如今只有16元/股(截至11月5日),蒸發近三分之二。
“只要公司在主板上市,當年利潤同比下滑一半,保代就要被處罰。”前述投行人士說道。
如此來看,海通今年承銷的5單項目中,宏昌電子的處境比較危險。
根據公司財報,宏昌電子今年5月主板上市,前三季度凈利潤為3424萬元,同比下滑35.74%,若業績再無起色,就離50%的“紅線”越發接近。公司已通過IPO募資3.2億元,而募投項目的費用卻高達6.3億元。從半年報看,該項目還在廠房前期設計階段,募集資金還未實際投入。
近期,中信證券的兩位保代因保薦公司百隆東方出現業績大幅下滑而被出示警示函。與宏昌電子一樣,百隆東方今年5月主板發行,但三季度凈利潤同比降幅高達58%,越過“紅線”。
“被出具警示函,算是處罰較輕的,如果被暫停3個月的保代資格,對保薦機構來說,將會影響監管機構對其打分,最終影響評級。”前述上海投行人士說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