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投與高科技企業的結合,曾被業內人士譽為“最佳聯姻”。雖然在金融危機時期,風投曾一度轉向農業等傳統產業,冷落了高科技企業,但近年來,科技型企業的投資風再起。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以來,不少高科技企業再次獲得風投垂青。
當下,怎樣的項目更容易找到風投?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副總裁、合伙人楊飛的回答是,擁有技術引領下的新型商務模式的公司。吸引風投的主要是企業的商業模式,即在該模式的引導下,公司是否能持續盈利。不過,現在,最好加上技術。“因為技術就代表一定的門檻。大市場、少人能做,才可以;如果市場小,很多人可以做,那就肯定不行。”
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對當下中國經濟的轉型非常重要,科技金融的發展也就至關重要。然而,在廣東,不少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家族企業,家族管理色彩濃厚,產權不清晰,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讓不少風投望“投”卻步。
對此,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指出:“企業應該要進行股份制改造,即便上不了市,家族企業的色彩也會變淡和消失。企業按照中國證監會的‘天書’進行標準化改造,這是進行科技金融的前提,也是企業做強、做大的前提。”
科技企業重獲資本青睞
□贏周刊記者 劉歡
科技企業再成香餑餑
最近,一直關注中國市場的IDG資本投資了一家研制石墨烯的福建公司。據了解,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屬于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種,牢固堅硬,在室溫下傳遞電子的速度比已知導體還快。因為石墨烯的電阻率極低,電子遷移的速度極快,因此未來可能會用來發展出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或晶體管。由于石墨烯還是一種透明的、良好的導體,也適合用來制造透明觸控屏幕、光板,甚至是太陽能電池。
“這非常難做。不是科學家,做不出來。但做出來后,用途就非常寬。”楊飛說。“IDG投資基本上是‘全行業覆蓋,大小通吃’。我們投資過很多創新型企業,絕大部分都是海歸等高端人士創業的。投資留學生項目的比例一直很高,基本上占到一半左右。高端的人才很能吸引我們去投資。”
“最近,我們在佛山、泉州、上海也都有比較大的行動。(我們)有發現一些高端的、值得投資的人才。有的項目是留學生創業的,也有的是把留學生的研究成果轉化過來的。”楊飛說。
剛成立不到兩年的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陌陌科技”)今年也完成了由兩家著名投資機構領投的B輪融資,估值約為1億美元。此前來自于經緯創投[微博]及紫輝投資的A輪融資,金額也有數百萬美元。
陌陌科技是一家專注于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公司。“讓陌生人不再陌生”,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動社交工具,與“微信”的功能有些類似。人們通過“陌陌”,可以認識到周圍任意范圍內的陌生人,查看對方的個人信息和位置,免費發送短信、語音、照片及精準的地理位置,繼而將網絡關系轉換為線下的真實關系,拓展人們社交圈。截至今年8月,“陌陌”用戶數已突破1000萬。陌陌科技創始人、前網易總編輯唐巖在微博中稱:“1年,1000萬!成績滿意嗎?我很滿意!”
廣州市將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10月才開始搭建電商平臺。據其技術總監黃宇翔介紹,該公司主要定位于女性產品,通過開發線下渠道加盟,然后根據渠道定制產品,搭建起加盟商與供貨商的橋梁。由平臺與產品供應商洽談,并統一為加盟商鋪貨。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最近也在和數輪風投洽談。
深圳日海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專業開發、生產、銷售通訊網絡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最大的通信網絡物理連接設備供應商。該公司也連續8年獲得了來自IDG的投資。
“這是一個標準的制造行業,電器的物理連接設備,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大家都可以做,實際上兩個門檻。一是技術,譬如光電轉換等。二就是一體化的生產平臺,屬于精密制造領域。而這兩方面,正是深圳日海的基本優勢,所以它能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很高。”
不過,楊飛稱,留學生創業還有很多不成熟和局限的地方,譬如資金的困難、團隊技術的局限、組織架構的不合理等等。“這都是很重要的事情。高端人才創業還必須學會把先進技術和先進理念跟中國市場的結合起來,并且要執行起來。有一定的執行力才行。不然的話,機會依然會把握不住。”
高科技企業前景廣闊
“科技企業未來的發展不可限量。”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近日在2012中國(廣州)首屆國際科技金融論壇上公開表示。
讓左小蕾得出這個判斷的是中國經濟環境發生的變化。“經濟增長函數告訴我們,經濟短期增長是依靠資本和勞動力比例的匹配?,F在,我們依靠資本、勞動力投入的產出比已經非常高了,差不多是兩個百分點的投入,一個百分點的產出。而按照經濟學規律,經濟再要高度增長,技術進步、科技創新就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左小蕾稱,中國企業要看到這種趨勢。“現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經拉開序幕,表現為高速網絡以及新的能源結構。最近,一些美國的制造企業在回流。并不簡單的是基于該國的經濟危機,因為他們的制造業回流是沒有勞動力比較優勢的。但是,沒有勞動力比較優勢,可以有新的優勢,那就是智能生產。加上美國液燃氣開發等帶來的新的能源結構可以降低其能源成本,回流后的美國制造業反而可以提升出新的競爭力。”
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稱,如果過去生產一臺汽車是四個小時,現在只需要兩個小時,實際上是使得美國的勞動力成本變相降低了。這樣的話,可能導致制造業從其他國家、新興國家流向美國。
“這種趨勢在汽車行業表現非常明顯。如果延續這種趨勢的話,將來,自己擁有核心技術,其他環節外包給中國的發展模式,將會被改寫。如果我們不及時轉型,可能變成‘溫水煮青蛙’。未來,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科技投融資也非常重要。”
中小企業應加強結構治理
不過,雖然科技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隨著風險投資商對公司治理結構關注度的日益提升,不少科技型中小企業治理結構的混亂,頗讓風投公司感到頭疼。
有業內人士透露,在廣東,不少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家族企業,家族管理色彩濃厚,產權不清晰,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讓風投望“投”卻步。
有專家坦言,中小企業往往先天不足,比如其所有權與經營權從一開始就密不可分,因此很難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而這個問題如果不能解決,融資就只能是空想。而缺乏監管與風險控制是中小企業在公司治理問題上的首要“頑疾”。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應該包括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層、監事會等,尤其是在上市公司,結構更為清晰。但有些中小企業篤信血緣、不相信制度,這類企業的原始資本積累往往來自親朋好友,很多情況下企業就是“家天下”。這類型企業在成長初期,由于決策、執行非常便捷,往往可以跑得飛快;但由于在管理上沒有相應的預防和約束機制,一旦“掌門人”發生重大失誤,后果將是致命的。
林江指出:“企業應該要進行股份制改造,即便上不了市,家族企業的色彩也會變淡和消失。企業按照中國證監會的‘天書’進行標準化改造,這是進行科技金融的前提,也是企業做強、做大的前提。”
林江認為,家族企業本身沒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不加強治理,家族企業在融資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更多的問題。“我們對企業進行調研,一方面發現企業融資需求非常高,而另一方面,企業連自己的經營戰略、要求點在哪里都不清楚。一些家族企業沒有辦法能適應現在一些制度的要求,在新一輪科技創新中可能被淘汰??萍夹推髽I需要大量的專家,如果家族企業不能按照約定俗成的規則出牌,就比較麻煩。應該引進非家族企業因素進來,對家族色彩進行攤薄。”
有些企業對風投的概念十分陌生,還有些企業寄希望通過“包裝”來獲得投資。對此,恒生行國際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會董事長、廣東天使會主要發起人侯秋生表示,風投十分容易甄別出披著“包裝”外衣的企業。“不要依靠包裝來忽悠投資人。因為你的包裝就是我曾經失敗的教訓。我很清楚地看到你這個包裝是我曾經失敗的哪一個因素。我七八個項目投下來,基本上你所有的技法都大概清楚了。”
宜建立多層次投資平臺
對企業而言,風投投資項目的不確定性,也讓不少企業“摸不著北”。有企業反映,如果張三的企業獲得了風投,那么李四的企業跟張三的企業條件差不多,是不是照樣也能獲得風投?如果不投,原因是什么?
楊飛表示,在每年舉辦的投資類高峰論壇中,約有7%的人能在這里面找一個合作伙伴,有1%的人可以找三個合作伙伴。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上市公司才幾千家。風投不管怎么投,幾年下來也只能投幾家、幾十家,遠遠不能滿足中小企業融資的要求?,F在的風投投資企業還是個體的現象,沒有跟銀行處理一般信用貸款沒有什么區別,并沒有成為一個科學的體系。不像銀行對待房地產行業一樣,有一個標準。”有企業如是說。
有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風險投資企業對成長(擴張)期的投資項目占比高達48.3%,而對“種子期”和“起步期”的投資項目占比僅為32.4%,尤其是對“種子期”的投資項目占比低至9.7%,投資金額僅占4.3%。
對于前期的科技企業,風投的投資熱情普遍不太高。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主要是因為科技企業前階段風險高,技術的不成熟很可能導致企業經營失敗。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投資研究所副所長郭戎稱,在創投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機構對行業缺少認識,通過炒作概念募集資金,將大量投資置于中后期項目,造成一哄而上的惡性競爭。在外部環境降溫和監管力度加大的條件下,能夠進一步發展甚至生存下去的投資機構必須走向關注特定行業領域的精細化發展道路,也必須更加注重對項目投資后期的輔導與管理,通過設立專門的投資后期管理部門,或采取外包管理的形式,以增加自身的競爭能力。
左小蕾稱,在投資界,最重要的是建立科技金融風險分攤的機制。“在硅谷,很多企業都不是一次性就創業成功的,最后都是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天使風險承受的能力比較強的,企業最開始的階段得到天使資金的支持。天使資金的支持還不是一次給你就完了,有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等等。企業發展到一定市場規模、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得到風險投資資金的支持。然后到了第三個階段,也就是PE股權投資,也有第一輪、第二輪……”
左小蕾提醒,企業尋求資金不宜盲目。企業需要錢,但并不是有人給錢就行,還要看對方是不是對企業發展有幫助,是不是除了錢以外,還能給企業成長提供其他服務。
“我們現在市場還缺乏多層次融資平臺,理念上還有些不太利于科技企業發展的做法比如沒有太多人做風險和天使投資計劃,做PE的也是比較希望做最后的階段,也就是這個公司快要上市了,才介入。更甚至上市之后套利走人。企業上市本來是成長性的起點,不是終點。所以,應該建立起多層次的融資平臺。把看上去有風險的東西通過創新性手段變成產品和服務,定價和收益是匹配的。這樣能把高風險產品通過創新的辦法分散到全社會,轉移到對風險偏好的群體上。通過流程再造,對風險重新分配,讓愿意承擔風險的人承擔風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