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風投行業充滿了爭議,收益下降是偶然還是必然?2013年,面對經濟發展多元化的趨勢,風投行業將會迎來哪些機遇和挑戰呢?在昨日甘肅衛視《新財富夜談》節目中,財經評論員葉檀、北極光創投合伙人姜皓天、王利朋等一同思辨風投的理性時代。
風投行業暴利終結
統計顯示,2012年,在境內市場上市的154家企業中,有VC/PE機構支持的共有92家,合計融資101.58億美元。有VC/PE支持的企業境內IPO數量及融資額較2011年分別下降35.2%和56.6%。2010年以來,VC與PE機構平均投資回報逐年遞減。2010年分別為10.77倍和10.26倍;2011年分別為9.16倍和4.8倍;截至目前,2012年平均投資回報水平已分別下滑至6.93倍和3.36倍。
葉檀:說到風投,我們印象中一直是暴利的,只要原始投資,上市套現,5倍、10倍的暴利就來了。但是到2012年年底,據說有800多家公司在排隊上市,現在上市不那么容易了,這是不是意味著風投的好年景已經不再存在了?
姜皓天:在2010年和2011年獲得高額回報的階段型機會已經過去了。創業板當時剛開出來的時候,各方面熱情高漲,股票上市的市盈率可以達80倍、100倍。這個機會是一次性的,已經過去了,這個行業應該回歸到它的本源。
王利朋:在中國做投資,基本上是學習歐美成熟經濟體的投資理念。從高回報來講,國外的市場有上千倍回報的案例。
姜皓天:Ebay早期投資人有600倍的回報,谷歌有1000倍的回報,Facebook也有上千倍的回報。但也有很差的,像美國在太陽能方面的清潔能源技術上的投資,有的公司籌集了幾億美金的風險資本,最后基本上是零。當然在中國的投資回報波動性跟美國相比沒有那么大,不會好到翻上千倍,也不會壞到幾億美金砸下去變成零。
多元化退出渠道
勢在必行
葉檀:IPO的暴利時代過去了,我們以前覺得只要是股權投資,都能賺錢,那是一種假象。有很多的犧牲者,只不過我們沒看到,被我們屏蔽掉了?,F在2013年到了,風投會通過哪些渠道,非常暢快地退出去呢?
姜皓天:針對國內資本市場來談,上市只是退出的途徑之一。2013年可以樂觀地預期,會有大量的并購發生。一方面,前期投資了一些項目的PE需要退出;另外,已經上市的公司業績可能碰到增長的挑戰,甚至說下滑的風險,但它當時在市場高漲的時候募集了很多的資金,可以靠并購的方法買一些不錯的公司。A股的一些上市公司在這方面是非常積極的,比如說像華誼兄弟,在整個大文化產業已經連續做了好多筆的并購。最近證監會有一個規定,放寬對海外上市的限制,這確實是件好事,讓企業自主選擇在哪個市場上市,盡可能少一些人為的干擾和限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