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PE暴利時代終結:從瘋狂搶錢到退出無門

2013/01/29 10:47      張婷

隨著創業板在2009年實現開板,以及IPO的重啟,2010-2012年,券商投行和PE迎來了屬于他們的盛宴時期。近800家公司在此期間實現IPO,券商投行的保薦、承銷、顧問等業務在如火如荼開展的同時,也收獲了巨額的承銷保薦費用;另一方面,通過上市前的突擊入股,解禁后的悉數套現,PE也掀起了一波“搶錢”浪潮。

然而,這一切都可能已經成為無法復制的歷史。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企業上市步伐悄然放緩,特別是隨著“IPO審核風暴”的來襲,一場“史上最嚴財務核查”在今年1月8日拉開序幕,終止審查的擬IPO企業開始增多,這預示著券商投行與PE的暴利、繁榮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券商投行業務縮水

記者統計發現,2010年-2012年,A股首發家數分別為347家、277家和150家。大量新上市公司的涌現使得券商投行賺得盆滿缽滿。這三年間,平安證券、國信證券和中信證券的承銷保薦收入位居前三甲,分別達到40.63億元、34.62億元和26.66億元。

從上市家數來看,2012年較前兩年出現了驟降,這主要是去年下半年以來的IPO上市步伐放緩所致,基本上處于半停滯狀態,特別是自去年12月起IPO更是陷入零上市的地步。數據同時顯示,2012年39家券商承銷150家企業實際募資994億元,較2011年2680.75億元的募資,出現大幅縮水。上市速度的放緩造成了券商承銷收入的下滑——2012年國內券商首發承銷與保薦費用合計為52.94億元,2011年這項數據為132.37億元,同比減少六成左右。

目前券商的投行業務是典型的“靠天吃飯”,一旦IPO放緩或停滯,其投行業務就受到巨大沖擊。“IPO審核風暴”以來,在短短半個月內有9家公司終止IPO審查,其中創業板占5家,主板和中小板為4家;而且目前券商投行已基本停止了新項目申報,“一是所有投行人員都被抽調去做IPO財務核查,沒人沒空申報新項目;二是監管部門專心搞核查,現在報了也沒空審理,不如不報,免得撞在槍口上。”華泰證券一位投行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有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可能將會有更多業績不達標的企業主動要求撤回IPO申請,券商的首發承銷和保薦費用將隨之縮水。

PE遭遇退出“無門”

此前一時風光無限的PE也將受到“IPO審核風暴”的沖擊。首發IPO重啟恢復的時間將不會太快,此前有業內人士預計重啟的時間窗口或在3月份,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極有可能在半年之后,這將使得PE的退出時間被延后。由于國內PE投資85%以上的項目都要依靠IPO來實現退出,IPO停滯將拉長投資時間,從而攤薄收益,對PE而言構成利空。更為甚者,由于出現撤回IPO申請的公司,提前介入其中的PE被逼到了退出“無門”的地步。

此外,由于監管層出臺嚴厲的監管制度,使得未來真正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數量變得越來越少,PE為爭奪項目,之間的激烈競爭也將抬高投資成本。

事實上,2012年IPO縮水對PE投資市場的影響已經顯現。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共披露PE案例275起,投資總額198.96億美元,較2011年同期下降逾三成。據記者了解,國內一些先知先覺的PE于去年上半年就開始收縮戰線,儲備能量過冬,而一些前期“猛沖猛打”的PE則面臨前進無路,后退無門的窘境。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