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打造30億大基金:機構LP主力 大小PE"雙線作戰"

2013/02/26 10:50     

2012年國內PE業經歷一場徹骨寒冬,置身其中者紛紛謀求轉型,也包括近年來憑借Pre-ipo投資在“PE江湖”中迅速升騰的九鼎。

IPO暫停已有四個月,800多家企業排隊在審,IPO“堰塞湖”危情之下,PE業Pre-ipo的退出通道遭遇冰封。在這些IPO排隊企業中,九鼎投資了其中的42家,包括裕華新材、眾信旅游、漢宇電器等3家企業過會未發,是在會項目最多的PE機構,其面臨的退出壓力空前。難道九鼎過去那種按照證監會上市標準瘋狂“掃貨”的模式走到了盡頭,它該如何應對?

多位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在IPO退出何時解凍尚不明朗的情況下,九鼎已提前在優化募集、投資上下足了功夫,給這個漫長的冬季備足了干糧和燃料。

據了解,九鼎計劃今年內打造以機構LP出資為主力、總規模在30億元的人民幣“大基金”,改變過去多只小基金平行的局面;而適應這類出資人的要求,九鼎的投資策略也將有所調整,包括嘗試控股型并購投資。

個人客戶開發殆盡

募資來源由民間富有個人轉向機構投資者為形勢所迫。過去幾年,人民幣基金的主要出資來源為民間富有個人,九鼎也不例外。九鼎的低管理費策略、允許出資前七名的LP參與決策等“創新做法”獲得LP的認可,其管理資金規模迅速超過150億元。然而,隨著“全民PE熱”的退卻,散戶LP可投資于PE業的錢基本已被搜刮殆盡,在退出回報下降甚至退出“無門”的情況下,他們對PE的興趣也大減。

去年初,九鼎曾在北京、上海、山西、重慶等地廣招財富管理部客戶經理,其職責為“開發高凈值客戶、銷售九鼎發行的股權”,規模超過120人。他們分布全國各地,甚至中西部的三、四線城市。“我們當時覺得PE是個高毛利的行業,如果能把資金一變三,一個客戶經理哪怕一年只募集100萬,最后刨去人力成本公司還是能賺到錢;再加上當時預計去年募資比較難,所以做了這樣的布局。”九鼎一位合伙人早前對本報稱。

即使這樣,2012年九鼎面向個人的獨立募資也同樣遭遇到挫折。首先,新開發客戶難度大,溝通成本高,客戶經理一對一的游說并不能輕易地讓那些新認識的富有個人信任九鼎;其次,這些個人也并不像九鼎預想的那樣分散,中西部地區的投入產出比很低,有的客戶經理一整年都募不到什么錢,最后只有郁悶地走人。

最后,九鼎財富管理部主動離開的和被裁掉的人將近一半,到去年底,九鼎財富管理部的總人數從120人縮減至50人左右。與此同時,九鼎對財富管理部的定位也不得不進行調整,從之前開發新LP改為維護存量LP,爭取讓老LP帶進“新錢”來。

募資轉向機構LP

開發個人LP費力不討好,九鼎將募資重心轉向了機構客戶。

曾有業內人士提出過,九鼎轉型有兩條路,要么轉型做大基金,要么做專注特定行業的小基金。如今,九鼎獲得了保險資金的“大錢”,但大項目又從哪里來?

在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黃嵩看來,由于大型項目可投機會的減少,包括鼎暉、弘毅、中信產業基金在內的PE機構都面臨著“有錢無處投”的壓力,品牌實力弱于前者的九鼎轉型做大項目無疑也面臨著這類困境,甚至挑戰更大。

九鼎一位合伙人對本報表示,2012年已經有幾家保險公司對九鼎完成了盡職調查,可能會在今年內進行投資。九鼎人民幣大基金準備做兩期,總規模為30億元,主要出資來源是保險公司等機構LP。

而據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經過去年近一年的盡職調查,目前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再集團”)已經確定投資九鼎。但由于保監會要求保險資金在投資私募股權基金時,投資規模不得高于該基金資產余額的20%,因此如果九鼎人民幣大基金規模為30億元,中再集團至多向九鼎投資6個億。

目前,九鼎把散戶LP分成兩類,出資5000萬以下的中小投資人由財富管理部維護;出資5000萬以上的散戶為大客戶,后者與機構LP的資金共同投資于前述人民幣“大基金”。

一位熟悉九鼎的PE人士對記者表示,從去年起,九鼎在有意減少所管理基金的數量。之前九鼎除管理一只以中國朝代命名的主基金和幾只行業專項基金外,在地方上也有很多平行的小基金。但從去年起,一些小基金尤其是一些項目型基金和LP決策型基金,在首期出資完成投資后,九鼎后續就不再執行合同了,這是其適度收縮的表現。

大PE、小PE“雙線作戰”

去年3月,九鼎曾成立子公司九鼎創投,從事早期項目投資。但對于早期投資,業內達成共識的一點是,早期項目投資難度高、風險大,需要對細分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精準的判斷力,絕非按照能否上市的標準去選企業。

九鼎內部人士向本報坦承,九鼎創投并非真正意義上的VC,而是定位于規模稍微小一些的成長型企業。“以前凈利潤在3000萬以下的我們都不會立項;但現在500萬、800萬、一兩千萬的也會考慮,我們稱為"小PE"項目。”該人士說。

為此,九鼎將投資團隊也分成了“大PE”和“小PE”兩隊人馬,兩邊各有一套行業研究團隊和投資團隊,并各自分成農業、醫藥、裝備等七個行業,“大PE”由九鼎合伙人蔡蕾負責,“小PE”由九鼎原評審委員趙豐負責。當項目開發人員發現一個項目時,如果該企業凈利潤在5000萬元以上,就將其提交給大PE團隊,后者完成盡調和項目的一審;如果在5000萬元以下,就提交給小PE團隊。項目的二審和投決仍統一由九鼎的評審委員會和投資決策委員會完成。

對于九鼎大PE、小PE雙線作戰的打法,一位業內人士評價稱,這樣做是為了滿足不同類型的LP對PE投資收益和流動性的要求。由于保險資金的資金期限長、收益率低(目前險資年化投資收益率也僅在5%上下),對險資LP,PE每年為其創造的回報達到10%~12%就已經能改善其整體收益,因此從投資上,這類資金更適合投資于那些更安全、收益率也相對低一些的大項目。

對于大基金的投資問題,九鼎內部人士稱,除了投資于凈利潤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還將試點進入并購型投資和地產基金,今年計劃用總投資額的10%進行控股型并購,醫藥領域將是控股型并購的首選行業。

“像新橋收購深發展,PE控股被投企業獲得經營權、改善企業狀況最后再賣給別人,今年我們希望在這塊進行嘗試。雖然規模不會很大,但我們設定了幾個億的任務額,必須要有所突破。”九鼎內部人士稱,“成熟企業的參股投資機會越來越少,雖然不會消失,但企業成長速度趕不上我們投資的速度。”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