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之所以投資教育公司,是由教育培訓行業的特點和規模決定。在消費升級概念下,行業整體市場規模近萬億,市場增速達到GDP的兩倍。此外,國人重視教育,整體市場處于早期,臨近的韓國、臺灣在該領域都有很成功的上市公司,VC自然會動心。
行業、企業自身受限
1、行業整體處于早期,優質企業數量稀少,新東方上市后2008年前全球經濟泡沫造成大量資金涌入該行業。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很多機構在風險評估和管控方面做得并不好。
2、教育培訓行業是重要的民生領域,一方面我國過去對于民辦教育政策有很大歧視,國家一直倡導“教育不能產業化”,產業受政府政策影響大。
3、行業發展迅速,優質人才稀缺,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和跨區域的管控能力都不夠;產品和人才培養標準化程度低;跨區域擴張根基不牢,擴張后人才的儲備和人才培養機制大都不健全,部分機構拿到投資后擴張反倒加速滅亡。
4、教育培訓機構一般會選擇租金較高的黃金地段,真正能有效利用的時間就是周末那兩天,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空閑狀態,相比餐飲等行業坪效偏低。
5、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很多某細分領域龍頭機構中,偏銷售和運營方向VP級別人物通常被老板干掉或出去繼續創業,而這部分人伴隨著企業從創業開始發展到年收入1億-10億人民幣,核心人員出走導致的企業內耗很嚴重。
VC眼光需提升
1、大多數VC和PE對行業的理解不夠深入,由于教育培訓行業涉及領域很多,他們對每個細分領域行業發展規律研究不夠充分。
2、價值觀需轉變。昨天見了一個曾經被頂級VC投資的明星機構的老朋友,在探討這家企業近年迅速衰落的原因時,雙方都認為主因在于創始人的價值觀和理念發生偏離。的確,凡是嚴重依靠人的行業中,價值觀是最重要的,否則VC的錢就是加速企業走向衰落的春藥。
這是個成王敗寇的時代,資本是把雙刃劍。最近我在梳理VC投資失敗案例,發現大多數VC都栽在的理念和價值操守上,多為急功近利不擇手段。還是那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走正道才能走的遠。
3、投資標準有誤。很多企業在拿投資的時候,利潤還不錯,VC給錢后,規模擴張后反而是失敗了。整個生源市場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是否對行業大勢的深入研判決定了投資的成敗。只看過去,沒有看到未來。這是VC的弱項。
4、對產業趨勢研判失誤。高校落榜生生意大幅下滑:民辦高職、大專、IT職業教育投資失敗這個是很重要原因。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