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編輯綜合】3月31日,2013IT領袖峰會在深圳召開,BAT(百度、阿里和騰訊)三大巨頭齊聚首,其中李彥宏、馬云和馬化騰都談到了管理問題,鈦媒體做摘要如下,以饗讀者。
如何做老板?
百度CEO李彥宏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提問,稱馬云在管理上非常強,一直講自己是老師出身,所以比較適合做老板,之所以能退休是因為能教出來很多能干活的人。自己想問一問沒做過老師的人怎么做老板。
馬云表示,第一,好的老師有一個原則,選擇一個優秀的學生,好學生不是教出來的,是發現、訓練出來的。第二,優秀老師掌握一個原則,學生要的就是老師應該做的。一堂課50分鐘,自己總是提前5分鐘下課學生就很高興,有些老師50分鐘講了60分鐘,他認為很認真,學生不在乎,說提前下課算了。
馬云指出,以前當員工的時候,特別討厭的老板類型,那自己就不會做這樣的老板。員工特討厭聰明的老板,什么都你懂。
“當老師很重要是發掘人的潛力,今天老師教太多的知識,每個人都是很獨特的。優秀老師和優秀領導者一樣,發現員工自己都不知道的才華,并且運用好,這樣才是領導者。”
創業要在本質上熱愛
在談到產品管理的時候,李彥宏表示,選擇創業,是因為本質上喜歡做這件事。
“每天在做的事情很多都是作為CEO必須做的,當你管理10人需要做的事情跟你管理100、1000、2萬人是非常不一樣的。當初選擇創業做這件事本質上還是喜歡這個東西,即使今天我仍然花很多時間使用互聯網、使用移動互聯網、也使用別人產品,也會提很多很具體的東西讓下面的人改進。”
李彥宏認為,公司有2萬人,各種各樣的人都有,都在想問題、都在做事情,而這個產業又在迅速擴大,原來你一個腦子能夠想清楚子,現在10、20個腦子也想不清楚。但在管理上,從管事的比例上來看,管事的比例永遠是越來越小的,慢慢就退下來(退休)了。
李彥宏還認為,創始人做管理的時候跟一般的職業經理人在風格上肯定不一樣,有時候也違反一般的管理理論,比如喬布斯,所有管理理論都是對著他干的,他做得很成功。
組織架構要適應發展
馬化騰談到管理的時候認為,要盡早做決定,當有一個新的商機出現的時候,你可能也很難判斷這個到底重不重要,是試探的做還是交給誰做。
他以微信的成功為例來說明這件事。“當時微信出來的時候,很多團隊都想做,但是動作和投入度都不一樣,當時我們說有三個團隊,最后是兩個團隊之間都做了,而且產品都是一樣,都叫微信。一個在我們無線部門做。都不知道對方進展怎么樣,同時啟動。最后我們廣州的團隊先跑出來了,而且一看他的產品設計思路水平高很多。而不是我們真正做無線產品部門的團隊做出來的。”
馬化騰由此認為,其中很多的問題不是人的問題,而是組織架構的問題。
“我們原來設計的組織架構不合理。比如我們原來的QQ,我們手機QQ也有,但是我們PC上是最早起來的,所以服務器后端都在PC產品部門,無線是由無線事業部門來承擔這個業務,割裂了。
包括我們即通性和社交網絡,微信里面的社交網絡是耦合在里面的,朋友圈,原來是分開的。是另外一個事業部門。它的手機版本也在另外一個部門,所以分成四塊。四塊團隊怎么做一件事,從產品需求很難歸納,而且速度很慢,組織架構是一個很制約的問題。所以我們當時說要多路并進,說不準哪個團隊會起來。
第二,有問題我們要做決定,內部組織架構要快點干。所以我們在去年5.18和今年年初都做了兩次變革,去年變的最厲害,包括今年也要調整,隨著時代發展、移動互聯網變化,逼著組織架構要變,才能適應后面發展,這是最重要的。最后一點,產品攻堅期一定要全力上,我們產品決策期成型的時候,最關鍵那一個月,基本上是兩個禮拜,我們所有公司高層都卷在里面,天天談到3點5點,你一用發現有什么問題,立刻改,都是按照小時計算。
最關鍵的時候生死時速確實是這樣,這種打法很重要,也是互聯網常見的,關鍵的時候全部壓上去,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會輸。一開始差一點,結果就是天淵之別。”
從目前三家公司對各自管理理念的發展來看,善于做老師的馬云已經將管理權杖移交到新任CEO陸兆禧手里,可謂教授有方;熱愛自己事業的李彥宏仍舊在率隊打拼,帶領百度向移動互聯網轉型;而馬化騰為了抓住未來的機會,對騰訊做了兩次大手術,而且仍在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這種整合是困難的,卻是必須的。
那么,帶著不同管理理念的三家公司,未來各自會怎樣發展,又會有哪些不同呢?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答案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