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就像青春痘 要熬不要做手術

2013/04/02 09:49      馮侖

在《理想豐滿》里有很多對公平問題的解剖角度,有經濟公平、社會公平、心理的公平、歷史的公平、縱向的公平、橫向的公平,不管怎么樣,我個人覺得,在社會經濟制度上應該相對合理。公平其實是一個道德觀念,在經濟上做到公平是很困難的,但是道德上、倫理上的公平在中國一直有頑強的土壤,我們怎么樣在經濟制度的設計上更加公平?我個人比較傾向于起點的公平,叫機會均等的公平,而不是結果的公平。

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多半能做到機會均等,比如黑人、演員可以當總統,這就比官二代世襲傳承要公平了。另外關于社會制度中遺產稅、稅收制度等等,可以保證創業者的所得。這也是相對公平,對社會總體推動力量更有利。

我還在機關的時候,就做過這方面學術研究,我參與翻譯過一本書----奧肯的《自由選擇》,這本書里講機會均等、兼顧公平,就是說起點公平,兼顧結果的公平,但是起點公平更重要。這需要在制度上下功夫。至于道德的公平,我覺得幾百年、幾千年以后才有結論,短期沒有結論。我注意到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在臺灣,其實收入差距一點不比大陸小,但整體社會對公平的觀感要比大陸好,美國的收入差距也比中國要大,最富和最窮的人兩極分化,但是整體的觀感也比大陸要好。

美國的公平第一體現機會均等,每個人都可以創業,沒有人可以說你爹妨礙了我致富,所有人都可以有機會。第二是再分配這套制度,比如慈善。最后是關于社會公共政策的制定,大家都有機會參與,這樣公眾的公平感會好。

臺灣的公平很大程度跟宗教有關,臺灣是地球上廟宇密度最大、按人口來說信宗教的人最多的地方,有宗教就有敬畏,有敬畏就有自律,有自律人最后都會走上宿命,所以他老是用命來解釋,而不從社會制度、公平方面來解釋。碰到有人掙錢多,有人掙錢少,就說他命好,一句話就平衡了。

現在大陸民營企業和市場經濟都處于青春期,包括民主法治的青春期,相對于制度變遷來說,可能一百年才變成成人,那三十年就是青春期,應該耐心、寬容等待,就像臉上的青春痘,不是病,千萬別做手術,熬過去,這青春痘就沒有了,你現在愣把它當病看,去醫院做了手術,留下的全是坑和心理陰影。所以我覺得最重要是耐心,把機會均等這套民主法治的制度建立好。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