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CONNECTOR科技大師中國行第二期現場,李開復與曾創辦Youtube的美籍華裔創業家陳士駿進行了對話。這次對話的主題集中在下一代社交媒體的發展趨勢上。李開復與陳士駿的主要觀點集中在:下一代社交媒體面對的問題將是,內容太多,如何幫助用戶更快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未來社交媒體將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崛起;以及,在巨頭沒有覆蓋到的細分領域創業。
下一代社交媒體主要是幫用戶“找”內容
這是一個社交媒體大爆炸的時代。博客、微博、微信、視頻……社交媒體的內容也更加豐富、海量。這也給用戶在海量信息中精準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帶來了困難。因此,陳士駿指出,社交媒體的下一代產品將主要是對現有內容進行聚合,要解決的下一個問題則是如何讓用戶更快地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李開復對此表示認同:“信息爆炸時代個性化內容非常重要。這就提升了大數據的重要性和推薦引擎的地位,讓用戶看到最想看到的內容?,F在的內容已經足夠多了。”
在社交媒體模式上,陳士駿非常贊同Twitter創始人的最新項目medium的模式。Medium 是一個全新的輕量級內容發行平臺,允許單一用戶或多人協作,將自己創作的內容以主題的形式結集為專輯(Collection),分享給用戶進行消費和閱讀。陳士駿以YouTube為例說,以前網站很重視瀏覽量、獨立訪客數等,但現在視頻網站更關心的應該是用戶真正在做什么,是否提供了他們想看的內容。
李開復進一步提到,未來社交媒體將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崛起。社交媒體的共同趨勢將是:第一,實時化;第二,視頻的重要性大幅度提升。
不要和巨頭碰撞
李開復強調,在同樣的領域把巨頭擊敗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只能依靠不同的方式來顛覆原來的模式??萍嫉睦顺睍粩嗟赝瞥鲂碌挠袃r值的領域和新的巨頭。創業可以選擇社交媒體領域,但不要再想成為大型平臺。假如你要做一個社交網絡,創業者需要考慮清楚,是基于什么維度切入,如何獲取用戶。如果是有針對性的,可能會有機會成為比較大的應用。以中國互聯網為例,創業者如果進入移動互聯網領域,沒有必要和阿里、騰訊、百度等巨頭硬碰硬,而是選擇如何借助三家的大平臺,或者選擇三家覆蓋不到的細分領域。比如企業級應用,比如硬件,機會還是很多的。
李開復還提到,缺乏病毒傳播特征的私密化社交媒體比較難以實現爆發性增長。也許市場用戶規模也就100萬、500萬左右,所以創業的時候要評估清楚。
如何商業化?
商業化對任何一個創業公司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廣告方面,YouTube的做法大概能給我們一些啟示。YouTube上活躍著三個群體:觀看者、內容創造者和廣告商。如何讓這三個角色都滿足呢?怎么設置一個讓廣告商和用戶都滿意的廣告播放方式呢?
YouTube的方法是:它的前置廣告可以讓用戶選擇在5秒后跳過,如果跳過,廣告商可以不用付賬。而國內有些視頻網站廣告市場已經高達1分鐘,甚至不能跳過!
精準式廣告和保護用戶隱私間是有矛盾存在的,這也將會是一個長期的演進過程。李開復認為,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更有針對性的廣告和營銷其實對用戶是有價值和幫助的,應該教育用戶開始接受這些。
為解決自己的需求去創業
創業到底是為了什么?陳士駿的創業哲學很簡單:發現自己的需求,然后去解決。他當年創建YouTube并不是為了要做世界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而是為了解決自己看視頻和分享視頻的需求,只是后來發現有這個需求的人是這么多?,F在他的創業觀念一如當初。但他也表示,YouTube的奇跡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復制的。
創新開始于模仿
李開復認為,中國的創業風格已經不再是當初簡單地全盤“山寨”,而是已經進入到更高層級的“整合”階段。當迭代到一定程度時,國內的產品可能比國外的原版產品更加出色。
陳士駿也表示,YouTube在創業之初,也不是一開始就有創新的,而是也復制了更早的開路者的內容?,F在的產品進化性很強,而想做出革命性的突破更難,創業者必然會對原有的產品進行借鑒。想要創業成功,時機、運氣和創意同樣重要。(來源:創業邦。根據騰訊科技實錄整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