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風投人士弗雷德·威爾遜最近在他的博客上談到“回報與嘲笑”之間的關聯。他所在的Union Square投資過Twitter、Foursquare、Tumblr等。以下是他的博客節選,由虎嗅編譯:
這些年來,我發現回報與嘲笑是高度相關的。我們在那些被狠狠嘲笑過的事情上都賺到錢了。于是,當我看到我們投資的公司或創意被嘲笑時,我總是莞爾一笑。因為那意味著我們要在這事兒上賺錢了。
我看到Bill Gurley說,你只能通過做對大多數人都認為錯的事情來賺錢。他的邏輯是,你既不能通過做錯大家都認為不對的事賺錢,也不能通過做對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賺錢。所以你必須做對那些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沒戲的事。我真的很喜歡這個思考框架。
這個框架同樣適用于初創企業。如果你在一個大家都知道會做大的市場里創業,那你就會面臨太激烈的競爭。如果,你在一個人人都嘲笑與不以為然的領域里創業,你不必面對那么多競爭者。
這個概念也在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的破壞性創新里出現過。很多最具破壞性的技術一開始都是以克萊頓稱呼的“玩具”面目出現。PC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PC掀起一陣自產計算機的運動。極客們在他們的車庫里建造計算機。很多人都覺得他們是傻瓜與呆子。但是自蘋果與IBM后,公司們才開始擠入個人計算機的競爭中。
風投行業里太多的人都跟綿羊一樣,只知道跟隨潮流。他們都是順勢或慣性投資者,用這樣的思維做一些非流動性投資。這往往是災難的起源。在流動性市場上,慣性投資法某些時候是管用的,但是在私募市場上,它真心不管用。
最好在一些被嘲笑的股票上下注吧。因為就像那句話: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