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李彥宏移動互聯網補票:阿里收購 百度開發

2013/05/02 10:47     

馬云與李彥宏,不同的補票方式

在中國互聯網三巨頭中,騰訊是最早進入移動互聯網主賽場的選手。在過去的10個月內,阿里巴巴與百度突然醒轉過來,加快追逐移動的力度。

但在追逐的方式上,兩者體現出截然不同的思路與手段,也反映出兩位掌門人的思路與風格差異。

阿里是一貫的做生態、做鏈條;自己在電商之外的產品力弱,那就大方豪爽地去收!

據《第一財經日報》總結,阿里巴巴在移動互聯網端的投資邏輯主要圍繞移動社交、平臺入口、開發者數據、O2O應用、地圖來布局。對應上述五個方面,阿里巴巴的投資產品分別是:新浪微博、陌陌;UC瀏覽器;友盟;美團網、在路上、丁丁網、快的打車;以及仍處于傳聞之中的高德地圖。

而騰訊科技雷建平把阿里對移動的投資總結為三個脈絡:從PC端轉移過來的無線購物(流量、數據);從購物殺入生活圈,圍繞生活圈所打造的應用場景;為完善應用場景而搭建的流量入口。

不管是五個方面還是三個脈絡,總之是生態布局。以下是騰訊科技整理的阿里2011年以來的投資收購案例不完整名單:

另外,阿里還未放棄對云OS生態系統的打造,在去年秋天短暫受挫后,前不久仍表態要拿出10億元支持開發者在云OS上面進行開發。

可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阿里巴巴并不將自己定義為一家電商公司,而是從底層操作系統到入口級應用,都想全面落子、占位,成為一家移動用戶公司與移動數據公司——只是現在暫時還沒有做硬件。

而百度,則顯得有些心事重重,猶疑謹慎。

它補移動門票的指向較單一與集中,即搶占入口。能看到,它重點推的幾款產品:地圖、語音、APP與APP內搜索皆是移動的基礎性產品。而且它推出的都是自己親生兒子,不是收購作品。

它與UC緋聞已久、也應該中意過新浪微博,但長考良久不敢落子后,這兩者的一部分股權被大方果敢的阿里收走。

李彥宏很可能一直在考慮值不值的問題、變現的問題、與百度核心戰略的匹配問題。他沒有得到可以說服自己的答案。

他惟一信奉的是技術與研發投入,相信有投入必有成果,而不是像收購那樣可能鏡花水月海市蜃樓。他說:“技術積累的先發投入,往往會體現在產品的后來居上。”百度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百度在技術研發方面的總投入為8.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3%。

這些投入主要針對移動研發,而其中尤以視覺搜索、語義識別、APP內搜索等面向未來的前沿移動搜索技術為最。百度對未來與移動的想法,仍是以搜索思維切入。

與阿里的重布局相比,百度更加專注與謹慎,目前看后者是吃虧了。中長期會如何,只能再過10個月來看。

你更看好誰的路徑?還是認為兩者皆可通羅馬?歡迎發表看法。

本文來自虎嗅網 http://www.huxiu.com/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