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雅軒大裁員:疑資金斷裂 創始人賣股IDG后走人?

2013/06/04 09:33     

百雅軒縮編?倒閉?到底是風投撤資還是坐吃山空?

近日百雅軒員工討薪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藝術圈眾多猜測和懷疑:有人說百雅軒近幾年發展過快,除了吳冠中版畫,未開發出其他贏利點,幾近破產;也有人揣測國外風投撤資,百雅軒資金鏈斷裂。

百雅軒回應:只是公司內部正常調整

而百雅軒自己的回應是,目前的確在考慮關閉部分畫廊,其中包括在中國美術館旁具有標志性的百雅軒美術館畫廊。百雅軒經理徐建欣稱,關閉的畫廊是那些不符合百雅軒發展戰略的,這只是公司內部正常的調整:“關閉這些畫廊是因為它們并不符合百雅軒戰略發展,因此肯定會做調整,北京798的畫廊并沒有關,因為它們盈利。”

起因:

事件起因是本月24日,網友@藝術先知發布微博 “北京百雅軒美術館畫廊將于本月底關門,標志著百雅軒時代結束的微博,”果然第二天798百雅軒畫廊門口有員工員工扯旗討薪。

緊接著,@藝術先知又發一條微博:“4月7日百雅軒新的總裁張慧進入之后,百雅軒開始大規模的縮編,關閉上海畫廊,關閉版畫院,把798畫廊改為庫房及銷售一體的店面,香港畫廊退出香港,本月底又將關閉百雅軒具有標志性的美術館畫廊,只保留噴繪部門,其余所有部門整編為大市場部,全面開始了藝術品庫存的清理工作”。各種跡象表明,百雅軒將有大變動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猜測一:風投撤資

說到百雅軒,不得不說起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nternational Data Group)IDG。IDG于2012年與百雅軒達成戰略合作,并以6000萬元價格購入百雅軒20%的股份,正式成為百雅軒的戰略投資者。只是才過了一年,百雅軒就出現開始大規模的縮編。

因此,很多人懷疑這是否與風投撤資有關?或者和他們的合作模式有關?

@創業投資店小三:店小三從多個渠道獲悉,社保作為最大LP的IDG人民幣基金投資的國內最大的版畫公司百雅軒,因擴張失敗導致公司清算,原創始人李大鈞把股份賣給IDG后走人,新總裁張慧是IDG投過的以電話營銷為主要方式的九鼎中國的負責人,正在大肆裁員,被裁員工在798拉橫幅抗議。

@梁皓sama: 風投進入一級藝術市場的動機就不對,合作模式也有各種問題。

@李蘇橋:回京后聽到的消息與在香港時藝術市場高歌猛進的見聞那么格格不入。百雅軒798門口出現了討薪的員工,而在一年半前它才剛獲得IDG資本6000萬元投資;另一間曾獲小額投資的專門代理新星藝術家的畫廊在大幅裁員后也要搬離物業成本高企的798......一級藝術品市場板塊根本不是風投該涉足的,投資越多越尷尬。

@郭芳u:風投的短期評估運作方式和藝術品價值實現的滯后性就像是油和水的關系。

猜測二:江郎才盡,除了吳冠中版畫,沒有別的贏利點

策展人、批評家朱其等對事件的評價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猜測:

@朱其在這里:百雅軒是靠賣吳冠中版畫起家的,吳去世幾年了,再賣下去市場會懷疑是蓋章的假簽名版號,但百雅軒又未開發出其他贏利點,轉手關門是明智的。

@LBM李紫:沒有創新產品靠吃老本肯定會坐吃山空!

猜測三:商業運作方式和藝術品價值的沖突

@1個人美術館:國外許多知名的畫廊運營,是幾代人在小火慢慢燉,國內的做法還是典型的中餐式做法,急火煎炒烹炸。運動式,全民式。用做房地產的衡度去做藝術產業,投資商還不如去做煎餅果子連鎖店,單純資金回報會來的快些。

@雨后空林圖:任何資金要立足賺快錢,都是違背規律的。尤其藝術市場!

@燕語君達 :感覺國內版畫市場還沒成形就已經迅速地做爛掉了。這一兩年來,打著“居家裝飾,生活品味”,“藝術融于生活”等口號,版畫市場開始無序發展,版畫制作的品質越發粗糙,大量復制原作,垃圾作品充斥市場,而價格反而逐年猛漲,缺乏定價依據。百雅軒現象或許只是個開始。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