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中國證監會公布新一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方向后,IPO重啟在即已成共識。盡管新股發行停滯已持續7個多月,但原先屢現熊市暴利奇跡的股票發行一級市場,在短期內卻沒能升溫。在登陸A股市場已成獨木橋的情況下,風投資金需要尋找更多退路,原先賺快錢的好日子可能將難再出現。
一級市場呈現收縮態勢
國際金融危機過后的2009年,中國股市于當年7月重啟IPO,之后曾出現持續幾年的全民風投浪潮。一時間,股權投資基金公司規??焖倥蛎?。特別是在2009年10月創業板開板后的三年內,盡管A股市場屢入熊市,但300多家公司上市,卻讓一大批低價入股的風投資金在賺取暴利后順利退出。兩三年前,上市銀行的市盈率僅有10倍左右,但部分未上市的地方商業銀行股權在一級市場的市盈率卻高達5~8倍。
然而,去年11月以來連續7個月停發新股,再加上證監會“嚴打”擬上市企業造假,國內股票發行一級市場呈現收縮態勢。投中集團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持續半年之久的IPO財務轉型核查自查期間,共有269家企業撤單,其中涉及風投背景的企業141家,占比過半,涉及風投機構共194家。
記者在北京國貿、金融街等金融機構集中的高檔寫字樓內發現,一些冠以“股權投資”“資本投資”的公司悄然搬出,而一些大型證券公司投行部門也在持續降薪或裁員。
盡管一級市場盼望已久的IPO已現重啟跡象,但在宏觀環境的限制下,一級市場牛市難以再現。德勤中國A股資本市場主管合伙人吳曉輝認為,由于產業增長和業務持續運營的變化,有20%~25%的上市申請人可能會撤回申請,或重新考慮其上市策略,在市場持續轉型的背景下,A股IPO市場前景仍然充滿著挑戰。
想退出需多尋出路
想要登陸A股市場越來越難,風投資金的退出之路越來越窄,在這種情況下,在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股權、尋求企業收購兼并、拓展全球資本市場上市,都成為風投資金的選擇。
今年6月3日,大連銀行終止了A股上市之路,而后短時間內,大連銀行的部分股東就選擇在產權交易所拋售手中的股權。盡管交易價格不詳,但在目前上市城商行6倍市盈率、1倍市凈率的估值下,一級市場城商行股權的價格可能還要再打折扣。
在今年4月終止上市審查的北京車網互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在6月份宣布被中小板上市公司榮之聯收購75%的股權。這部分股權的持有者,正是翊輝投資、奧力鋒投資兩家風投公司。這種“曲線上市”的退出之路,成為風投資金自救的一個標本。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