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創投行業的低迷使不少VC/PE掌門人也看不清方向,陷入了迷惘。在市場格局重構的過程中,投資機構的團隊穩定性開始遭遇挑戰,今年來頻繁的人事變動就是行業變革的寫照。
基于對2013年以來國內PE行業市場運行及從業人員流動狀況的監測,投資潮總結盤點出對行業發展影響重大的人事變動及機構組織架構調整事件,以期揭示國內VC/PE行業發展現狀及規律,并為未來行業發展提供借鑒。
深創投元老李萬壽離職 或獨自創業
李萬壽
5月7日,一位業內人士“創業投資店小三”在微博上爆料,內容為傳聞深創投總裁李萬壽離職,但具體離職原因并未詳說。該消息一出,引發多方猜測,業內人士眾說紛紜。先是天使投資人桂曙光在微博中揣測道:“打算單干?”另一位資深金融人士則篤定地認為“我賭他打算單干”。而另一種聲音則是對行業不景氣的揣測,天鷹資本高級投資經理范友鵬說,“李萬壽正式離職是因為行業不景氣么?”
投資潮獲悉李萬壽已在4月初離職。而在4月下旬深創投的內部干部大會上,公司宣布推選由原集團副總裁孫東升繼任。作為深創投的創業元老,李萬壽曾參與了深創投的籌備。自2007年4月,李萬壽被股東會批準成為董事,并委以重任聘為深創投總裁,他與深創投已經并肩走過六載春秋。李萬壽的突然離職,引發了業內人士的不少猜測。最多的當屬國有創投激勵機制不健全的問題。事實上,國有創投激勵機制問題并不孤例。在他之前,深創投的歷史上已經前后經歷了闞治東、陳瑋兩位高層的去職。
“李萬壽在深創投積累的資源、人脈非常豐富,在圈內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效仿歷任總裁,出來單干的誘惑是大的。”上海一家中型PE機構董事長向投資潮表示。
點評:李萬壽的黯然離場原因,給包括深創投、達晨等體制內PE帶來了思考是:如何在競爭激烈、風云突變的PE行業激發高管團隊的積極主動性,這方面雖然深創投已經邁出了第一步,然而,任重而道遠,深創投如果要走得更遠,創造更好的業績,并捍衛這既有的來之不易的行業地位,勢必要進行深刻反思了。
原GA董事總經理洪婧宣布加入高瓴資本 負責PE投資
洪婧
今年1月21日,原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GA)董事總經理及執行董事洪婧已加入高瓴資本集團全資擁有的高瓴天成投資,負責領導高瓴集團的私募投資業務。
高瓴資本集團是亞洲最大的另類投資基金之一,目前管理著超過70億美元資產。高瓴管理的資金主要來自于目光長遠的全球性機構投資人,包括大學捐贈基金、慈善基金、家族基金等。
洪婧曾在麥肯錫任職,之后赴哈佛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回國后活躍于私募股權界,歷任三山投資公司(北京)首席代表,華平投資集團高級經理;參與了聯想并購IBM等多個企業重組、融資的大事件。2009年,洪婧成為泛大西洋資本集團最年輕的執行董事。
點評: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是全球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大多數人從未聽說過這家基金,然而,這家并不太知名的基金卻是京東商城的最大股東,曾多次參與投資京東商城,同時也是京東商城發展至今的幕后推手。江湖傳言,這家最早曾耶魯大學校友會發展而來的對沖基金體量驚人,然而卻又十分低調,即使在耶魯大學的校友當中,也有許多人并不知曉。雖然其創始人張磊住在北京,然而,投資圈見過其面目的人卻并不多,這給這家基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不過此人幾年前曾因向耶魯大學捐款8888888美元引發爭議,中國網友因張磊沒有同樣慷慨地對待中國母校而對其大加嘲諷。
摩根士丹利亞洲高管季衛東離職 新東家至今未透露
季衛東
今年3月20日,摩根士丹利亞洲董事總經理季衛東對外宣布其離職。業界有消息稱其加入了厚樸基金,不過,季衛東方面暫時未對這一消息作出回應。
季衛東曾向其熟識的媒體發信稱,在摩根斯坦利度過了令人難忘和富有成果的8年后,現在是其在投資領域尋找新的職業機會的時刻了。
歡聚時代(YY)5月24日宣布公司將在董事會新增獨立董事,這位新獨董為前摩根斯丹利知名分析師季衛東。
點評:“一個好的分析師,如同投資銀行的‘大腦’,要為行業創造價值,指明方向”。對季衛東來說,擁有“最佳分析師”的頭銜,實至名歸。2005年,他和“網絡女皇”瑪麗·米克撰寫的《中國互聯網報告》讓中國網絡股一路飄揚,整個市值一夜之間飆升10億美金。在互聯網女皇最終選擇加盟KPCB之后,季衛東最終“花落誰家”也勢必引人注目。
九鼎投資合伙人禹勃將離職 從PE轉戰并購
禹勃
7月22日,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再傳人事震動,公司合伙人、醫療投資基金總裁禹勃被傳離職,擬率團隊與中融信托共同成立中融健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禹勃還沒走,也沒有遞交離職報告,一切工作照常。但是現在大家傳的消息也不是空穴來風,他確實有這個想法,在和公司溝通中。”九鼎合伙人康清山解釋。
自2009年加入九鼎負責醫藥投資,4年間,禹勃及其團隊投資了近60家醫藥公司。其中爾康制藥2011年創業板上市,邦和藥業今年被上海萊士并購。據禹勃透露,“目前有十幾家在會里受審。”
點評:成長中的九鼎在快速成大之后也終于迎來了“成長的煩惱”,開始經歷不斷而來的“人士地震門”——2012年3月,九鼎首次出現合伙人離職,負責融資業務的張磊、其所在部門的產品總監劉燕等多人同時離開,引起九鼎“第一次地震”。而目前的禹勃離職,也被是看做第二波,雖然九鼎已迅速發出聲明澄清禹勃尚未辦理離職,并且已增派合伙人吳強分管醫藥投資。然而,這樣的背景下,這家依靠PRE-IPO起家的企業將如何轉型亦備受關注。
大摩華鑫首席執行官楊凱離職 合資投行再失干將
楊凱
清明節前,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在公司內部郵件中發布通知稱,公司高管楊凱不再擔任總經理職務,具體原因不明。“公司要求對內對外不要討論此事。”接近大摩華鑫的人士表示。
作為摩根士丹利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業務布局,大摩華鑫自2011年成立以來承擔投行業務的重任。當初退出中金牽手華鑫證券,摩根士丹利志在國內火熱的IPO市場分一杯羹。成立兩年,楊凱離任后,摩根士丹利華鑫還要面對如何盈利的煩惱。
不過,慘淡的股權融資市場也許是最好的注解。證監會保薦信用監管系統顯示,摩根士丹利華鑫自2011年5月成立以來,僅有潛能恒信一單IPO果實,另有一單撤回。而目前仍然在審的項目名單中,大摩華鑫也僅在滬市主板和深市中小板分別有兩個項目排隊,其中與中金公司聯合保薦的中國建材還處于“中止審查”的狀態。
點評:外資投行在中國的發展一向不順,尤其是在去年 IPO“堰塞湖”的影響下,更是首當其沖。大摩華鑫作為其中的典型也更令人關注。雖然虧損收窄,然而在慘淡的股權融資市場中,它也沒有太多優異的表現。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國內其余各家合資投行,政策對合資投行的業務限制造成了行業性的困境。不過,在國內券商都高喊創新的背景下,合資投行如何“戴著鐐銬跳舞”,也成為了行業性難題。
原中投投資總監胡冰加盟俄羅斯直投基金 出任CEO
就在市場紛紛猜測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否聯合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參與投資莫斯科交易所本土IPO時,投資潮獲悉原中投公司專項投資部總監胡冰將加盟RDIF,出任該基金管理公司CEO。
RDIF是中投公司與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和俄羅斯國家開發銀行共同發起,以有限合伙制形式設立,中投公司在其中出資10億美元。去年,中俄雙方簽署《聯合聲明》和11份合作文件,其中包括成立這支新基金,這一架構設計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外交”的新模式。該基金擬不少于70%資金將用于投資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不超過30%資金可投資于中國境內與俄方相關的項目。
點評:中投創立之初至少聘請了三位有資深外資金融機構背景的人士擔任中層職位。中投私募投資部門主管胡冰就是其中之一。歷任私募投資部總監、專項投資部總監,負責管理對不良資產、房地產、基礎設施和私人股權的離岸投資。他在美國接受教育,曾效力于現已倒閉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作為海歸派,他于本世紀初回到中國,進入證監會工作,曾擔任證監會資產證券化工作組組長。
云月投資新加盟孫衛群、劉歡平兩位行業合伙人
3月21日云月投資宣布兩位新的行業合伙人孫衛群、劉歡平加入其上海團隊。云月投資是一家專注中國本土市場的控股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投資對象為受國內消費升級驅動的中小型民營企業。主要投資領域為消費品、消費服務業及農林業等傳統行業。
在加入云月投資之前,孫衛群曾在美國紐威消費品集團旗下擔任大中華區總經理達七年之久。他參與了企業的重組,并在公司中國區業務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使得公司品牌市場占有率從25% 增加至48%。在此之前還曾擔任特靈空調市場總監及拉法基石膏板大中華區銷售總監。
而另一位新加盟行業合伙人劉歡平則專注于飲料行業。加入云月投資后,他被云月投資委派到位于四川達州的核桃飲料公司—四川省智強食品有限公司擔任首席執行官。在加入云月投資之前,劉先生是香港上市公司維他奶(0345 HK)的中國區總經理,還曾擔任中國可口可樂銷售總監。
點評:占據企業小股權,實現IPO(首次公開發行)后等于通過退出賺取溢價,這是PE行業素來的游戲規則。但云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lunar Capital)走的是另類路子:并購且控股所投企業。既然投資之后就變成了公司的大股東,那么投后管理就成了云月投資最關鍵的工作。這兩位新加盟的行業合伙人,就會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