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變身找殼“掮客” 鼓動被投項目賣身

2013/09/12 09:41     

一邊是IPO繼續停擺,一邊是存續期即將到期,募資仍然不景氣。兩面“夾擊”之下,創投機構另辟退出蹊徑,用“借殼”、“并購”這兩手來應對。

一些急迫的機構為被投項目四處張羅合適的殼資源,以實現借殼上市。對于那些上市無望、自身問題較多的項目,這些機構也四處游說,推動出得起好價錢的上市公司出手并購。

四處張羅找殼 創投無奈變“掮客”

“你那邊有‘殼’介紹一下嗎?”9月11日深圳一論壇茶歇期間,某知名創投機構的人士李銘(化名)語氣有些急切地詢問剛剛換過名片的記者。

據李銘介紹,其所在公司投資的一家企業雖然質地優良,但是由于近一年來IPO暫停,若轉投香港、英國,可能又不太劃算。“現在的情況是,企業在籌備上市的時候借了一些款項,而我們的基金存續期又差不多到期,兩邊的壓力都很大,即使IPO重啟,從時間上來說可能也不夠。”自去年11月IPO暫停至今,仍在排隊上市的企業已超過700家。

中國首創投資董事長Peter Fuhrman認為,“我們發現目前幾乎所有優秀的民營老板都面臨著一個非?,F實的問題:從現在開始準備IPO,即便一切順利也需要等上7—8年的時間才能實現IPO并出售自己的股份。這樣漫長而又艱辛的等待大大超出了企業老板之前計劃和可承受的范圍。”

事實上,從目前已公布的情況來看,不少心急的IPO排隊企業已經迫不及待地通過借殼的方式,實現上市。8月8日,終止獨立IPO的長城影視借殼江蘇宏寶的方案公布,重組完成后,江蘇宏寶將持有長城影視100%股權,變身為影視投資制作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在長城影視的背后,參股的股東有如山創投、士蘭創投、賽伯樂晨星等8家創投機構,這8家機構持股比例合計達14.5%。

這并不是個例,今年下半年以來通過借殼成功上市的公司中,不乏創投機構的身影。如8月30日公告顯示,通過借殼凱諾科技,一度因獨立性欠佳以及關聯交易折戟IPO的國內知名服裝銷售品牌商海瀾之家實現曲線上市,凱諾科技的重組預案顯示,目前海瀾之家股東中有4家PE,分別為摯東投資、江陰晟匯、國星集團和萬成亞太,持股比例合計為18%。

根據CVResearch投中研究院統計,今年年初至今的18起借殼交易中(包括進行中交易以及完成交易),其中8家企業具有VC/PE背景,涉及17家VC/PE機構。投中研究院分析認為,企業方面迫于對賭協議壓力以及VC/PE機構試圖縮短退出進程成為VC/PE助推借殼上市的主要原因

借殼交易活躍度明顯提速的背后,卻是“殼”資源仍然稀缺。深圳另一創投機構投資經理表示,最近也在為其投資的項目找合適的殼資源。該人士坦言,不僅其所在的機構在張羅,而且參與的其他投資機構、券商投行也同時在張羅,“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盡快找到合適的殼,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殼還是非常難找,要么是歷史問題太多,要么是太貴。”據了解,目前殼費已經普遍上漲。

“窮”則思“變” 鼓動被投項目“賣身”

除了借殼之外,從實際的情況來看,目前推動并購已變成PE退出的主流方式。Peter Fuhrman指出從長遠角度而言,在目前IPO受阻,二級股權轉讓仍處于起步階段和回購不可行的情況下,對目前急于尋求退出渠道的中國PE行業而言,并購將是一個必要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從實際的操作層面來看,并購退出的成功率也遠高于借殼。常春藤資本創始合伙人夏朝陽表示,“我們大概到現在為止通過直接上市退出的有2家,通過交易方式退出的有7、8家。今年IPO關閘,對我們還是有一點影響,去年我們有一家企業就是通過借殼實現的上市。”

大環境的改變,正在促使創投機構尋求變通。夏朝陽表示,“我們有管理層回購的,有股權轉讓的,有借殼的,有IPO的,這些模式都有。我們有個計劃正在運作,通過上市公司并購。”

事實上,推動上市公司并購IPO受阻企業,也是PE熱衷的方式。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共發生VC/PE相關并購交易163起,同比上升79.1%,環比上升39.3%;所有交易共涉及金額175.22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近9倍,VC/PE相關并購在活躍度和并購金額方面均大幅上升,主要是受國內并購的走熱所帶動。全部163起交易分布在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能源及礦產、房地產、機械制造、互聯網等21個一級行業。其中,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以22起案例,數量占比13.5%的成績在活躍度上排名首位。

“比如我有個項目,是新能源行業,這幾年公司業績也不錯,但是就是幾個創始人之間出現了一些矛盾,公司的資金鏈也出現了問題。”上述深圳創投投資經理表示,目前正在說服股東出售股權,由西南的一家上市公司出手并購。

“賣身”對于一些上市無望的企業而言,也是比較現實的方式,一方面是入股企業的PE已絕不可能再為企業提供額外的發展資金,另一方面銀行貸款對民營企業而言成本過高,又往往難以獲取。此外,從并購方上市公司的角度來看,出于整合產業鏈,完全控制并購項目也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銘遠投資研究總監韓躍峰表示,目前TMT、傳媒、互聯網等熱門行業的小企業被擋在了資本市場外面,缺乏上市融資渠道,那么被收購就成了比較合適的退出方式。對于這些行業的上市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增長機會。

退出進入倒計時 募資仍然不景氣

不過,無論是借殼還是并購,對于創投而言都不是一次主動轉型,目前仍在面臨巨大的退出壓力。

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今年上半年,PE、VC機構共投資14244起,其中已退出2409起,仍有11835起投資尚未退出。而PE基金的募資設立,一般有存續時間的約定,業內PE基金存續期多為5+2年,即資金投入項目后鎖定5年,看項目具體情況可能再延長2年時間。Peter Fuhrman認為,在為眾多中國優秀的民營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之后,幾乎所有的PE卻發現自己很難在基金存續期內實現退出。隨著時間的推移,PE越來越像是手持寶貴資產卻無法變現因而苦不堪言的賣家。

Peter Fuhrman稱,雖然目前優質的潛在目標企業數量正在迅速增加,但在中國進行并購交易依舊十分復雜,甚至是阻力重重。幾乎所有被投企業的PE只是一個小股東,因此并購交易的架構和條款必須激發起大股東(往往是企業的創始人和最高管理層)的興趣,并使大股東與PE一起出售相當部分的股權,同時企業的老板往往還需要在出售完首輪股份之后留任數年,并竭盡全力地協助新股東繼續經營企業。

無奈的是,目前創投機構面臨的還有募資難,今年1月至今,整個市場募資狀況呈現震蕩式下滑態勢,募資難作為創投市場面臨的最嚴重難題延續至今。根據統計,2013年上半年,中國有限合伙人(LP)市場的投資機構及個人共完成對121只VC/PE基金的投資;新募集完成的基金總額達到78.2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7.6%。此后的7月盡管有明顯回暖,但最新的8月數據仍然不佳,新募集金額環比下降63.7%,較去年同期的23.72億美元的募資規模下降51.3%。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