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從18起失敗案例看市場競爭

2013/11/18 10:22      資本實驗室

作者:孫萬清

資本實驗室《啟示錄2013年第三季度報告》收錄第三季度案例18起,涉及信息服務、文化/傳媒、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租賃服務、交通/物流、網絡/通訊行業的相關熱點事件。歡迎下載PDF版報告(共28頁,1.4M)。

【導讀】面對命運的篩選,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比如隸屬國家隊的盤古和即刻,為應對搜索市場的風云變幻抱團求生;而作為騰訊嫡子的搜搜,也免不了歸順于搜狗外來戶的尷尬。搜索市場的博弈,終將因搜狗和搜搜的合并,再泛波浪。

中華網和FriendFinder Networks的失敗有著共同的特點:分身過多,核心業務不明,最終落得經營乏力、負債累累的結局。與眾多傳統紙媒一樣,《勞埃德船舶日報》被淹沒在互聯時代的海洋中,轉變身份、躋身線上成為最終選擇。

作為每期必登臺亮相的垂直電商和團購行業,眾多參與者依舊躑躅前行:不管是酷運動的停止運營,抑或街庫網的倒閉,都在哭嚷資金的匱乏。其實,在“缺錢”的背后,我們還能看到資本的瘋狂與利令智昏在如何作祟;在聚齊網身上,我們更可以發現童話、大話與笑話之間的距離原來如此之近。

政府部門對手機打車軟件的突然叫停乃至收編,或許有點簡單粗暴,但也可以給資本的熱浪潑一點冷水:如何理順商業鏈條,為用戶真正帶來便利,而不是良好初衷背后的長期非理性投入和商業模式的迷失。

P2P網貸的亂象一直在提醒我們:即便監管缺失,也不能無法無天;因緣自有果報,出來混遲早要還。

眼看著諾基亞被微軟收購,眼看著HTC、黑莓的衰落,讓我們再一次領略到大船調頭的不易、以及新技術、新模式巨浪帶來的強烈沖擊和驚心動魄。

愛日租的關閉告訴我們:缺乏對本地市場的了解和精耕細作,國外的商業模式再好,照搬過來也會水土不服。

一、信息服務行業——騰訊搜搜、盤古搜索、即刻搜索

1.騰訊搜搜

【產品簡介】

2006年3月,騰訊搜搜正式發布運營,承擔騰訊全部搜索業務,并成為騰訊整體在線生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的業務單元之一。據CNZZ數據顯示,2013年8月國內搜索引擎市場中,搜搜以3.62%的占有率排在第四,落后第三名搜狗近7個百分點。【當前狀況】2013年9月16日,騰訊宣布向搜狗注資4.48億美元,并將搜搜業務和其他相關資產并入搜狗,為一場暗流涌動的國內搜索市場格局之爭畫上定盤星。【啟示錄】(1)在高度集中化的搜索市場中,騰訊搜搜沒能抓住時機,構建起穩定的決策層架構,發展方向幾經變更,致使其市場份額和百度、360之間,長時間地保持著較大差距。(2)騰訊內部充斥著強有力的其他業務集群,搜索并不像在百度那樣被視為命根,同時也區別于奇虎360在互聯網領域中的步步為營和步步緊逼。(3)搜搜自有核心技術確立較晚,導致其品牌的樹立、產品應用的豐富化,以及用戶數量的穩定積累等賴以搶奪市場的根基都未能形成。搜搜選擇出嫁,在母體戰略上是一種選擇,在對市場格局的影響上,也是擲出一招“征子”,必將產生波瀾。

2.盤古搜索與即刻搜索

【企業簡介】

2011年2月22日,新華社和中國移動聯手打造的搜索引擎—盤古搜索正式上線,定位于國家級搜索引擎。同年6月,由人民日報設立、運營滿一年的人民搜索正式啟用新域名“jike”(即刻搜索),品牌定位于大眾的工作生活助手、探索求知的工具,以及文化交流的平臺。【當前狀況】2013年8月1日,市場傳言盤古搜索和即刻搜索合并,但未獲雙方證實。【啟示錄】(1)盤古搜索的市場定位,與信息快消費時代存在明顯落差,缺少能夠直抵用戶內心的用戶體驗且創新不足,這與快速變遷的搜索市場顯得格格不入。(2)盤古搜索與中國移動的合作在服務的定位上沒能發揮合力,1 1的優勢反而變得蒼白無力,甚至在消費者心中,從未樹立起參與市場競爭的概念與形象。(3)即刻搜索在更名后,用戶體驗和市場定位有了明顯的短期改變。但在搜索市場已成定局的情況下,獨立的自主創新腳步不論是在速度上還是在效果上,仍舊受到明顯的制約。(4)在高度競爭的互聯網市場中,參與者的優勢可能瞬間轉為劣勢,光環可能即刻變成尷尬。那些借助“國資”大背景的企業走向失敗,不是因為世事艱難,反而可能是因為日子太好過。

二、文化/傳媒行業——中華網、FriendFinders、勞埃德船舶日報、中國雅虎 1.中華網

【企業簡介】1997年6月,中華網投資集團(簡稱CDC)成立,并創辦中華網。1999年7月赴美上市,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股價一度高達220.31美元,市值超50億美元。【當前狀況】2011年10月5日,向亞特蘭大破產法庭提交破產申請。2013年7月11日,中華網科技公司發布公告稱擬以7185萬元人民幣向國廣傳媒出售中華網門戶業務。【啟示錄】(1)中華網的沒落是部分傳統門戶網站當前命運的縮影。三大門戶的強勢,新媒體時代的崛起,使處于夾縫中的多家傳統門戶網站生存難以為繼。(2)門戶尚未做好,卻又依靠并購行動多點突擊而失利——方向與主業不清是中華網的又一重要的致病因素。資本游戲的誘導最終只能落得“不務正業”、破產與出售的結局。

2.FriendFinder Networks

【企業簡介】1996年,FriendFinder Networks成立,為美國成人社交網站與成人雜志《閣樓》運營商。至破產申請日,公司擁有22家交友網站、4家成人網站。【當前狀況】2013年9月,FriendFinder Networks申請破產保護。據其提交的文件顯示,該公司估算的債務在5億至10億美元之間,而資產已不到1000萬美元。【啟示錄】(1)FriendFinder Networks從誕生之日起的整個經營過程,就是不斷的在并購、負債、再并購的惡性循環中徘徊。雖然在企業規模和網站開辦數量上已成為大型集團,但負債的壓力始終是甩不掉的陰霾。即便是在登陸NASDQ之后,也沒有逃出還債困境。(2)開辦或控股網站眾多,定位、質量和運營成本成為最容易失控的方面,導致公司運營舉步維艱。FriendFinder Networks無疑是單純依靠并購瘋狂擴張,最終轟然倒塌的經典案例。

3.勞埃德船舶日報

【企業簡介】1734年,《勞埃德船舶日報》在英國倫敦誕生,經歷了279年歷史,從一份粘在倫敦咖啡館墻壁上的通知,演變成為當代全球海運行業最權威的報紙之一,并被認為是全球最古老的報紙。【當前狀況】2013年9月25日,《勞埃德船舶日報》(Lloyd‘s List)宣布停止發行印刷版,全面數字化。【啟示錄】(1)傳統報業在新媒體沖擊下,轉型與線上結合,或是尋求買家出售,或是申請破產——可供選擇的活路似乎并不多,如《西雅圖郵訊報》停發印刷版,德國《金融時報》結束運營,美國《華盛頓郵報》被亞馬遜公司創始人杰夫•貝索斯收購等。(2)與眾多綜合性紙媒不同的是,《勞埃德船舶日報》作為一家權威的行業垂直媒體,其停發印刷版及下一步的數字化行動對于其他垂直媒體具有顯著的參考意義,值得關注。

4.中國雅虎

【企業簡介】

1999年9月,全球著名門戶網站--雅虎在中國開通中國雅虎,將全球領先的互聯網技術與中國本地運營相結合,推出郵箱、知識堂、論壇、財經、資訊、體育、娛樂等媒體服務。2005年8月,中國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收購。【當前狀況】2013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計劃在2013年5月將“中國雅虎”歸還給美國雅虎。2013年9月1日,中國雅虎繼停止郵箱服務之后,正式關閉資訊及社區服務。中國雅虎原有團隊將轉作阿里集團公益項目。【啟示錄】阿里與雅虎的博弈從2005年8月-中國雅虎被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收購開始。從股權關系的變更、到阿里與中國雅虎發展狀態的冰火兩重天,再到逐步關閉雅虎的產品,阿里和雅虎之間發生的故事說明:在合作的過程中,資本有力量讓事情變得撲朔迷離,但也會讓一切板上釘釘,而背后的最終決定力量還是:市場。

三、電子商務行業——酷運動、街庫網、聚齊網 1.酷運動

【企業簡介】2010年4月,酷運動正式上線,主營正牌時尚運動產品。在2010年10月,獲得ACQUITY GROUP千萬美元投資。截止2011年初,合作商品牌不少于50個,累積注冊會員數量超過150萬個。在2011年末又獲得B輪3000萬美元融資。【當前狀況】2013年8月8日,酷運動主站已經無法正常打開,酷運動正式宣告停止運營。【啟示錄】快速擴張帶來的盈利壓力、與合作品牌角力中所處的不利地位、在京東商城“開店”帶來的商業邏輯困擾、運動用品市場的整體疲軟、綜合電商的無形壓制等因素共同決定了酷運動來得快,去得也快。

2.街庫網

【企業簡介】2011年9月,街庫網上線,立足廣州,計劃在2013年輻射全國20個市場。2012年5月獲兩家PE1億元注資,以中國020商業模式和二維碼技術應用的踐行者與創新者自居。【當前狀況】2013年8月,街庫網CEO承認街庫網資金鏈斷裂,瀕臨關閉。【啟示錄】(1)從建立網絡會員庫,到免費為商戶安裝二維碼POS機、wifi,到為會員提供二維碼打折券,再到消費行為發生后由商戶提供返點,一個又臭、又長、又重的商業鏈條注定了街庫網日后的倒下。(2)街庫網的兩端游走著過為松散的利益訴求者,合作商戶和消費者很難融入其搭建的價值體系。加之街庫網選擇的營銷方式,形成了高投入、極低產出的現狀,逐步進入舉步維艱的局面。(3)據媒體報道,在商業模式天生缺陷的背后,與投資方共同以“售賣原始股”圈錢的交易游走在灰色地帶,或許才是這家橫空出世的企業頹然倒塌的真正原因。

3.聚齊網

【企業簡介】2010年6月7日,原58同城COO耿云風創辦聚齊網,先后在全國開通了15個城市網站,涉足餐飲、娛樂、酒店等領域的團購服務。【當前狀況】2013年8月2日,聚齊網官方網站宣布暫停服務,瀕臨倒閉。【啟示錄】(1)資本的青睞催生了數以千計的團購網站。在野蠻生長之下,做優、做出品牌和及早轉向更堅實的機制被拋在了一邊,鑄成硬傷埋下隱患。(2)2013上半年,大眾點評、拉手網、美團網、糯米網、窩窩團5個網站瓜分了團購市場份額的90.09%。而這5家公司已經踏上轉型之路,并正在感受著轉型的陣痛。

四、金融服務行業——網贏天下

【企業簡介】2013年3月28日,深圳市網贏天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運營的網絡借貸平臺----網贏天下上線。平臺服務于大型企業上下游客戶,上線4個月即已達到7.8億元的規模。【當前狀況】2013年8月8日,網贏天下發表公開信稱,“已全面停止所有網貸業務的運行”,平臺處于危機期。【啟示錄】(1)據報道,網贏天下的部分募集項目用在了自己的實體企業,形同沒有監管的發債,極具風險。也正是這些原因,網贏天下在運營之后不久就無法給投資者提現。據業內人士預計,此類頗具風險的資金規模達上億元之多,由此產生的后果是籌資量的驟減,以及由此而采取的高利息吸金政策,加劇了惡性循環,造成資金鏈的斷裂。(2)互聯網金融從2012年開始變得熱鬧非凡。無序、混亂、創新、變革、監管等字眼層出不窮。網贏天下只是一個倒下去的代表。冷眼聚焦一些個案,可以折射出藏在這些關鍵字背后的眾生相。 (3)規模龐大的社會資金需求,與金融行業資金供給不足所形成的病態,虛掩了正常的籌資之門。同時也為包括投機者在內的一些人降低了行業門檻,滋生了瘋狂吸金、監管缺失、無序無為的市場亂象,導致整個社會的資金都在極不健康的軌道上狂奔。

五、租賃服務行業——愛日租

【企業簡介】2011年6月,由德國Rocket Internet有限公司投資成立,是中國首家專注于日租、短租房行業的在線預訂網站。截至2012年底,愛日租房源已覆蓋國內80個城市,房源數超過8萬套。【當前狀況】2013年7月10日,愛日租正式關閉,相關業務由歐洲Wimdu接管。【啟示錄】愛日租的關閉又一次說明:照搬國外模式和經驗在某些時候的失靈。國內短租市場還未形成,短租產品在價格、客房質量、服務的穩定性等方面不具備明顯優勢,很難得到用戶的信任與青睞。由于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佳,愛日租偏離了投資人快速復制并高價轉售的預期,使愛日租閃電戰宣告失敗。

六、交通/物流行業——搖搖招車、嘀嘀打車、嘟嘟叫車

【企業簡介】搖搖招車于2012年初上線,是一款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地運營的招車軟件;嘀嘀打車于2012年9月上線,傳言曾獲得騰訊注資;嘟嘟叫車創立于2012年10月,主要面向北京地區,合作車輛主要來自租賃公司。 【當前狀況】2013年6月初,嘟嘟叫車宣布停止叫車業務,團隊轉型到家政服務---E家潔的運營。2013年8月20日,北京市交通委發布信息稱,嘀嘀打車、搖搖招車等打車軟件一律與統一電召平臺對接,并改名為“96106嘀嘀打車”“96106搖搖招車”等官方打車軟件。【啟示錄】在打車應用行業非理性的投入、無節制的燒錢和惡性競爭背后,是各方利益相關者的抱怨和用戶體驗的下降。如何合法、合理的獲利和分配利益,需要在便捷的基礎上增加符合其發展需要的自律和規范,真正回歸到解決“打車難”問題的出發點。

七、網絡/通訊行業——諾基亞、黑莓、HTC 1.諾基亞

【企業簡介】1865年,諾基亞在芬蘭成立,主營造紙,后逐步發展成為手機制造商。自1996年起,諾基亞連續14年占據市場份額第一。在2000年時達到輝煌頂峰,市值近2500億美元。2011年,該地位被蘋果和三星取代。同年,諾基亞宣布放棄經營多年的Symbian(塞班)系統。【當前狀況】2013年9月3日,微軟以37.9億歐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同時以16.5億歐元收購其專利組合。這項收購的金額共計54.4億歐元,折合約71.7億美元。【啟示錄】(1)微軟有著自己的痛處,也有自己的打算:在擴大手機市場份額的同時,增強微軟手機的頂級體驗,防范谷歌和蘋果公司妨害其應用創新、應用整合、應用分發和應用經濟這一系列迎頭趕上或縮小差距的重要手段。(2)當手機進入智能時代,諾基亞緊擁塞班,忽視生態系統建設的重要性。在已發生巨變的智能手機市場中,相比蘋果和谷歌,轉型異常緩慢,一再喪失開發全新智能系統的機會,直至無力調整,倒在平臺競爭時代的今天。(3)自該項收購后,諾基亞將轉型為聚焦電信設備的制造與服務商,同樣處于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這種“瘦身”效果如何,值得關注。

2.黑莓

【企業簡介】黑莓手機品牌創立于1999年,曾經是智能手機的主導品牌。因在“911事件”中的堅強表現而受到追捧,大行于美國市場,一度占據美國手機市場份額的48%,2007年股價達236美元的歷史最高位。【當前狀況】2013年8月,黑莓宣布成立“特別委員會”,以探索各種選擇,包括出售公司或與其他企業組建合資公司。9月24日,公司發布聲明,同意以47億美元的價格被費爾法克斯公司牽頭的加拿大財團收歸私有。 【啟示錄】當IOS和安卓系統出現的時候,黑莓忽視了iPhone在智能手機領域引發的變革,以及安卓聯盟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而錯失機遇。當面對眾多新舊競爭者,盡管黑莓在后期有了自己的創新,然而iPhone、三星、微軟、華為、聯想等已經成為強有力的集團,并瓜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加速著讓手機不斷超越傳統手機的進程,這讓黑莓手機的追趕顯得異常乏力。

3.HTC

【企業簡介】1997年5月,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建立“HTC”品牌。2008年6月,公司英文名稱變更為HTC Corporation。2007年,宏達電子加入開放手機聯盟,后推出第一款采用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2011年4月,HTC市值暴增至335億美元,超越諾基亞和RIM成為全球市值僅次于蘋果的第二大手機制造商。【當前狀況】2013年第三季度,HTC公司運營利潤虧損35億新臺幣,銷售收入同比暴跌1/3。【啟示錄】(1)從2008年至2013年5月,HTC快速推出了56種不同型號手機,但可以稱為精品的少之又少,消費者很難對其形成品牌認知和追捧。相比之下,iPhone在近6代產品中至少有2至3款被尊為經典。而三星產品即使快速更新換代,也沒有影響GALAXY的品牌地位。

(2)HTC智能手機定位高不成低不就,高端市場由蘋果iPhone和三星GALAXY占據,而其余層級市場由華為、中興、聯想等品牌把持,再加之HTC對中端市場的忽視,使得HTC品牌價值稀釋,市場份額萎縮。

(3)2011年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認定HTC侵犯蘋果公司專利。此項判決涉及HTC所有智能手機,也正因如此,從2012年4月起HTC被禁止在美國境內銷售。然而,HTC手機曾居北美市場占有率第一。

本報告作者:資本實驗研究員   孫萬清。微博:@資本實驗室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