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是2013年12月份,看著36kr上的新聞,又勾起了我創業的沖動。是啊,我創業失敗快一年了,我從沒有靜靜的總結過那一年的點點滴滴??粗磉吶舾膳笥岩粋€個的在重蹈著我的覆轍,我總想寫點什么,告訴那些草根的創業者:創業,其實不簡單。
每周都有公司找到風投,每年都有公司IPO成功,讓我們心血澎湃,蠢蠢欲動,總覺得下一個風投和IPO的就是我,但是沒人關心每天都有無數個公司倒下,重新踏上起點。我想問問那些明天即將創業的勇敢者,你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我不會用華麗的文字,更不會用管理學、經濟學等等各種學,我只會用我血淋淋的事實告訴草根創業者所遇到的草根問題。
一、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
2012年前,我在一個不錯的國企工作,經過6年的打拼,我從一個普通的程序員,逐漸坐到了項目總監與市場總監的位置。6年間我沒跳過槽,在這小圈子里拼打,讓我感覺自己很成功,并且已經走上了事業的巔峰。11年年底,公司的變動,我毅然決然的走了創業的道路。我?創業?必定是風投滿天飛,從此走向成功的道路,我意氣風發、所向披靡。但是、但是,這時我連我要做什么?創業資金?辦公地點?家人的想法?去那里找風投?等等一無所知。我就這樣為了創業我創業了。
為了創業,我開始選擇創業的方向。我選擇過嬰童行業、選擇過貿易行業,想過賣酒、想過電子商務......,這是一個不堪回首的過程,因為我是為了創業而創業。
后來,我急了,聽一個朋友說,在英國有個項目在網上賣創意家具,做的不錯,可以嘗試(因為我夫人家是做家具的,自認為有先天優勢)。我在毫無調研的情況下,我就認定了這個項目,開始啟動,這也為以后的種種故事埋下了伏筆。
隨后,我才找資金、找辦公地點并且和家人深入的交流溝通,本是應該提早完成的事情,就是因為為了創業而創業所以才姍姍來遲。
創業,其實是一個過程。很多公司都是有了一個靠譜的產品或者想法以后才順其自然的選擇創業,微軟、google都是這樣。對于草根創業者,我更希望你們能計劃好所有的一切再走向創業的道路,至少,你要和身邊最親近的人溝通好,你要想好你要做什么,你要準備好錢。這些都很重要。
二、創業要真正的團隊
開發,對于我一個帶過開發團隊的人來說是so easy的事情。為了節約成本,我把家具交易的平臺交給了我以前所帶的團隊開發,避免了團隊磨合的過程和創業資金的快速消費。
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項目剛開發不久,前領導致電于我,希望我不要占用現在團隊的開發時間,我只好作罷。項目又回到了起點。
第二次,我把項目交給了也在創業的朋友,并且付了一定的定金,總以為這次會非常順利。但是,項目一次次的推遲,甚至不在我的把控之內。最后,最悲催的事情發生了,朋友跑路了,至今未聯系到。
我倒在了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這是我最痛心疾首的一次教訓。準備創業或者在創業的同仁們,在團隊方面千萬不能投機取巧,建立自己能掌控的團隊,創業初始盡量不要借用外部的團隊為自己打造產品,因為我們燒不起錢、燒不起時間......
三、自律很重要
很多都聽說過一類新聞:某一優秀的高中生,讀大學以后日漸墮落,并且走上了退學的道路。這是因為長期的管教一旦獲得自由以后,我們會報復性的去享受。創業也是如此,特別是那些工作過創業者們。
長達六年的工作經歷,固化了我工作的模型和生活狀態。在創業的初期,因為失去了組織、失去了規章制度的制約,我工作和生活混為一起,一團亂麻。整個人的狀態越來越松散,根本不像創業的狀態,更像是度假的狀態。這種狀態浪費了我很多的時間也浪費了我很多的精力,整個身心都是空蕩蕩的。
創業需要無畏的勇氣,更需要一種精神,一種自律的精神。創業的初期,我們是為自己打工,我們要為自己定下更為嚴苛的要求,不能放任自己,更不能和生活混為一起。根據目標好好的計劃任務,不能讓自己的內心空下來。
四、看好錢
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世界只要有好的idea,錢不是問題??墒俏覀儾皇潜葼柹w茨,我們很難會有翻天覆地,改變世界的創意。錢成為很重要的東西,看好你的錢,這很重要。 創業面前人人都是窮人,這是我總結的一句話,但是那時候的我沒有好好利用每一分錢,錢沒用在刀刃上這是我至今都夜不能寐的錯誤。我在還未完成系統開發的情況下我就租用了服務器;我買了很多辦公設備,買了電腦,買了很多很多我想象以后可以用的東西......,當李嘉誠還在精打細算的時候,我已經一次又一次的揮霍掉了我僅有的創業資金。
創業過程中,不僅要對項目、生活、時間進行合理的規劃,更需要對自己的資金進行規劃。 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五、風投不是救命稻草
對于風投,我個人感覺我是比較幸運的,在整個項目還是商業計劃書的時候,通過36kr就有風投過來了解我的項目,只是個人不夠爭氣,沒把項目運作成功。風投是現在創業者們認為階段性成功的一個標志。有甚者,更是把風投看做自己規劃中的一部分資金,我,也是其中一個。 見過風投以后,我很開心,總以為自己的項目必定會風投所看重進行投資,所以當我的意識到自己的資金鏈快斷裂的時候,總是在渴望著風投快點過來投資,我不斷的向不同的風投投遞商業計劃書,但是那時候開始鮮有問津。
我不否認風投的介入會讓你我的項目發展的更好、推廣的更快,但是我們萬萬不能把風投看做公司的救命稻草,它不會雪中送炭,只會錦上添花。 風投真的不是救命稻草。
六、別放棄
12年年底,因為種種原因我最終遺憾的放棄了這個項目結束了我的第一次創業,談不上后悔,也談不上害怕。過濾掉創業過程種種所犯下的錯誤,我的人性當中缺乏一種堅持到底,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
創業,其實也不難,想好了就堅持把它干到底吧。以此勉勵你我,我還會回來的,梅開二度。
p.s:看了部分人的微博評論,我表示認同,有幾點小小的感觸與大家分享:
1、干了六年國企,在崗位上我已經做項目總監和市場總監,但是回頭想想,那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想法。這只是體制內的一種任職,與實力無關。
2、回想點滴,自己都覺得自己是無比的幼稚與愚蠢。只希望借此總結,避免這種錯誤的再次發生。
3、當局者迷,我身邊不乏有很多創業者在重復著相同的錯誤,此文只希望草根創業者能借此文規避哪怕一點點的創業風險。
4、此文所有描述都是事實,并無虛構。只是本人文筆的確有限,望看客諒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