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Copy to China”帽子 BAT成為創新龍頭

2013/12/10 08:52     

在“創新”層面,中國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并非一無是處,反而走在了前面,他們正在扔掉“Copy to China”的帽子,轉而向世界輸出自己的創造力?!?/p>

“中國的互聯網,是另一個互聯網”,這是不少人長久以來對待這個在半封閉狀態下生長了20年的生態系統做出的評價。刨去民眾割裂的互聯網化狀況和政策因素外,也許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長期半封閉的狀態里,中國的互聯網企業缺少與世界的競爭,所以,從“Copy to China”到“BAT”,中國互聯網在這20年間的后半程中彰顯最多的特質是壟斷和創新乏力。

但就在這20年的末梢,不經意間,中國互聯網開始了變化——也許我們習慣了把目光停留在硅谷的Evernote、Snapchat、Uber等明星創業公司上,也毫不懷疑Google的智能眼鏡、熱氣球、無人駕駛汽車等這些“未來科技”更加引入注目、意義深遠。但回過頭來,我們必須發現,“創新”不再是中國互聯網之外世界的專利。

兩天前,我看到一則新聞——Google正在基于Chromium開發一種新型應用(Ephemeral Apps),它使得當用戶在Google中搜索某一個支持這種新型特性的應用時,點擊搜索結果就可以直接在瀏覽器中啟用該應用。是的,你會發現這個概念不就是百度提出的“輕應用”嗎?

當然,我們知道,“輕應用”之于百度,是出于應對其在移動端面臨的挑戰——在手機上,內容和數據被包裹在一個個獨立應用之中,一方面,它們建立起了信息孤島使得百度無法像過往那樣獲取索引內容,另一方面,這些獨立的應用會將用戶的搜索行為和方式分化為多個平行的垂直搜索。所以,百度需要“輕應用”這種技術和形態,去還原移動端上搜索的本質——解決問題,所以,索引和分發應用,成了百度的新方向。雖然“輕應用”的前景還有待驗證,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全新的搜索形態是由百度最先展現的,而對于Google而言,它的價值可能更多在于其“Ephemeral Apps ”為它的Web OS提供了一種更高效、便捷的方案——用戶無需在瀏覽器上安裝應用,即搜即用,更符合未來“一切在云端”的思路。

另一個例子是騰訊,擁有超過7億用戶的微信已然是一個高速創新的平臺,我所指的創新并不是所謂“接近人性”的“搖一搖”或“漂流瓶”,也不否認在游戲平臺甚至到具體的游戲層面,微信都是LINE的跟隨者。但我們不應當忽視的是,在微信自身的平臺上,它的確是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去解釋互聯網。

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在微信5.0更新之時,其在Android版本上的一個小動作——用戶可以將微信上的公眾賬戶移動至手機桌面,直接打開使用。這意味著,用戶可以越過打開微信查找公眾賬戶內容的復雜層級,直接將微信拆分成無數個獨立的應用(Web App),而不同于iOS上現有Web App模式的是,這些Web App都擁有一個統一的賬戶、數據和社交關系鏈。

當然,如今它還有了一個統一的支付渠道,并且在微信的設計中,前期的支付被引導為何實體購物緊密結合起來,雖然我們難以預料其能否成為微信支付挑戰支付寶的籌碼,但拋開戰略層面,這種新的支付形態配合恰當的場景,確實是人們所需要的功能。

所以我們會發現,騰訊正在越來越具備“底層平臺”屬性的微信中,內建一個新的互聯網,而無論這樣的互聯網形態是否有足夠的潛能,但它至少是前所未見的。

阿里巴巴同樣沒有拉下,從結合天弘基金的“余額寶”線上理財業務、到聯合泰康人壽針對淘寶店主和雇員推出的保險業務“樂業保”等外圍金融業務,阿里巴巴都在不斷地突破邊界,探索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新模式。

此外,它還在以另一種方式入侵傳統金融——阿里巴巴的“金融云”為銀行、基金、保險和證券等行業提供包括快捷支付、網銀支付、繳費、代理收單、積分支付、系統管理、查詢統計基礎服務。以技術提供商的模式打開傳統金融市場的大門,在這之后,他們還會從賬務系統、信用卡系統、放款系統和風控系統等方面提供托管服務。

你會發現,在“創新”層面,中國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并非一無是處,反而是走在了前面,這些新的互聯網形態和服務模式,都是前所未見且有意義深遠的,他們正在扔掉“Copy to China”的帽子,轉而向世界輸出自己的創造力。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指出,在作為創造者的同時,這些互聯網巨頭們也是中國互聯網的抄襲者和垃圾制造者——它們中,依然有人在通過脅迫、資源壓榨等方式去阻礙小型創新者的崛起,也在不斷地樹營立旗將業務和產品競爭變為毫無營養的口水戰,并充斥著整個互聯網。所以在如今的中國互聯網,依然人人忌談“Be Lean to Disrupt”,新生企業,依然戰戰兢兢。

一個中國,兩個在線世界——一個叫互聯網,另一個是江湖。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