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堅守還是撤離?機構受困創業板深調

2013/12/21 08:52      王玉龍

今年前三季度瘋狂上漲的創業板,在經歷了10月10日1423.96點的“高處不勝寒”之后,一路狂瀉,開始了一輪猛烈調整,在過去的兩個月里走出了一個難看的淺w型,最低點位下探至1191點,跌幅超過16%。截至12月20日收盤,創業板下跌170點,跌幅11.96%。

追高創業板 多機構受困

回顧2013年的A股市場,創業板毫無懸念的成為本年度最為耀眼的明星板塊。從2012年12月4日盤中低點585.44開始,到2013年10月10日盤中歷史最高點1423.96,創業板在一片質疑聲中瘋狂上漲,勢如破竹,在不到一年時間里漲幅達到143%,與不溫不火的主板涇渭分明。

伴隨著股價上漲,創業板的整體估值逐漸被推高,一些被熱炒的個股,估值更是創出歷史新高。然而,在財富效應的誘惑之下,基金等機構對創業板的興趣卻表現出空前的高漲。

數據顯示,三季度末,機構持有創業板流通市值份額高達51.12%。創業板各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數據顯示,355家創業板公司中,有284家創業板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均出現機構身影,合計持股數量為36.23億股。三季度末,公募基金重倉了232只創業板股票,流通市值達到1654.13億元,創出基金持有創業板倉位的歷史高位。在基金三季度增持的237只股票中,創業板股共59只,占比達1/4,其中,增持比例超過10%的有11只。除了公募基金,蜂擁而入創業板的,還有以價值投資著稱的全國社?;鸾M合以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有業內人士表示,機構當初介入創業板也許是因看重某些個股的成長性,但如今恐已演化成了一場資本逐利的泡沫盛宴。一批三季度重倉殺入又堅持留守的機構將在四季度喝下創業板“藏好的毒”。

大起大落 機構唱了主角

曾被稱為“造假板”、“圈錢板”,一度是“燙手山芋”的創業板,為何卻成了趨之若鶩的“香餑餑”?經濟增長及流動性狀況都保持相對穩定,交易性指標也并未顯著出現惡化,創業板又緣何忽然之間“潮退”、“踩踏”呻吟聲聲?

梳理創業板各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數據不難發現,機構在這場瘋狂炒作的游戲中,功不可沒,成了這場歷史大戲中無可爭議的主角。

2009年,根據披露年報情況來看,盡管創業板公司的業績明顯優于主板和中小板。但創業板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沒有一家社保和Q FII的身影。僅有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基金,有6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券商。機構共持有的創業板股票數為35家,持股市值32億元。隨后,機構持有創業板股數量持續攀升,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機構共持有的創業板股票數為339家,持股市值2468億元。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很明顯,此輪創業板的大漲主要由機構參與。公開交易信息顯示,每天異動的創業板股票,機構都是買賣主力。藍籌雖好,但盤子太大,不到足夠的資金量,可作為的事情太少。而創業板可以操控的余地則要大得多。因此,創業板的這波調整主要與前期炒作的泡沫過大有關,是前期超買之后的壓力。

堅守撤離 機構分歧較大

據一位不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很多重倉創業板機構四季度的業績,就是比賽誰“跑得快”。近期,很多機構都在減持創業板股,退潮趨勢十分明顯,賣得不及時的機構將遭遇前期獲利回吐,損失慘重。

在創業板泡沫破裂的背后,是創業板高成長預期的落空以及機構的集體撤離。據近三個月龍虎榜數據,以往的創業板明星股票,如今卻頻繁遭到機構“拋棄”。據統計,華誼兄弟(300027,股吧)三個月來上榜20次,遭到機構凈賣出的總額超過了11億元;掌趣科技(300315,股吧)上榜29次,遭到機構凈賣出總額為1.8億元。華策影視(300133,股吧)上榜22次,遭到機構凈賣出總額為2.5億元。星輝車模(300043,股吧)上榜17次,遭到機構凈賣出總額為1.2億元。樂視網(300104,股吧)上榜32次,遭到機構凈賣出總額為2700多萬元。

然而,近期創業板的負隅頑抗,又使得機構的看法產生了分歧。有相當一批機構投資者仍然積極看好創業板的中長期表現,認為應該借調整之機以“舒服”的價格,買入真正的成長股。

資金流向數據顯示,在這波小反彈中,創業板連續多日獲主力資金凈流入。有業內人士分析,在經濟形勢羸弱的基本面下,大盤股的崛起或仍然需要時間。成長股還是主線,周期性行業要為成長性行業服務,增配周期性大股票可以,但不是風格轉換。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