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三線城市暑假做微信營銷一些心得,以及對于三線城市移動互聯網的一些認識。本人揚州大學一名大三學生。做過兩年站長,平時靠幫別人建些站賺些零花錢。去年12月份左右了解了微信公共平臺,發現了有開發者功能便把這個事情告訴了一個在學校附近做自由職業的編程員朋友。由于時間比較充裕他開始做起了微信第三方的開發。后來四月份左右這位朋友被杭州一家比較大型的公司看中被帶到了杭州。當時這件事情給了我比較強的觸動信號就是微信開始受人關注起來。
那時候已經開發出了微網站,還有轉盤抽獎這樣的功能。于是我準備做當地的微信營銷試水。5、6月份我忽悠了一個能力比較強的學姐跟我一起做這件事情。6月底,學??荚嚱Y束,拿著自己平時攢的2500塊開始了微信營銷之旅,租了個500的房子,寫了份策劃,掛靠了一個親戚的公司,買了兩件襯衫就開始每天的跑商家。
當時揚州還有一家公司在做微信營銷,一個微網站再加上托管一年的報價是6W是不是令人咋舌? 當時我本以為我們報6000塊就會很有競爭力,后來才知道我們是一廂情愿。很多商家的營銷負責人都對微信的了解十分之少,而且無法分清個人號和公共號的區別,那段時間我們是不停地和別人不停的講解。甚至有的一眼就能看出我是學生,覺得不靠譜。第一月一單未成。
到了第二個月也就是8月份,8月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微信要出5.0了,那個時候網絡上真是鋪天蓋地把微信捧上天的稿子。這些稿子對我們起到不錯的幫助,揚州很多搞網絡的,尤其是做社區還有一些本地網絡微博名人都開始對微信大加贊賞,甚至標榜自己是微信營銷專家,真心是氣尿了。有些本地媒體的一些大佬,我當時去請教時,對微信嗤之以鼻,瞬間就給自己掛上江蘇微信營銷專家,揚州微信營銷第一人的雅號,真是無語。8月份我們的業務明顯開始好轉接了三單,當然價格也比7月份低了不少。到了開學把掙到的錢交了學費還剩下些。
雖說沒掙多少錢,還和合作伙伴鬧了別扭。但是讓我了解了三線城市傳統企業對于微信以及對于移動互聯網的態度:
一、三線城市微信的用戶主要以白領以及偏上的人群。
二、至少有半數的人并不是微信的頻繁用戶(尤其是學生)因為流量費用比較高,經常我們讓學生掃個二維碼,他們會說等我開一下網。
三、你要跟一個三線城市的商家談網絡營銷的產品最好的方法是做會議營銷。
四、我們幫本地的一個賣場做了一場活動當天加粉加了1000多的粉絲表示其實三線城市偏高端的賣場也是微信用戶聚集的地方。同樣在大學城進行活動以及傳單發放只能加100人左右。
五、很多三線城市商家,整個人員構建并不是很完善,并沒有專員做微信微博營銷,基本是策劃專員,或者市場專員兼職,并且商家并不樂意進行托管,因為他們不愿意為這個多掏一份錢。
六、想在三線城市做互聯網必須要忽悠,太耿直的人賺不到錢的。
七、本地的一些互聯網達人主要的技能是吹牛逼。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