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寵物互聯網行業十年

2014/01/03 09:48      王玉龍

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本人08年考上了University of Toronto,沒有參加高考便開始了留學生涯,在多大讀的是CS專業??墒巧钪约翰皇呛脤W生的料,加上那段時間因Facebook在北美引發的大學生創業熱,10年也就是我大三時,選擇休學(沒有那些Startup Icons輟學的氣魄)回國創業,第一次當然是碰了一鼻子灰。項目失敗后又回到多大繼續讀書想著混個文憑,可是心已經無法回到學校了,也就是在11年時關注到了寵物行業,經過半年多時間研究準備,11年底再次回國創業,做了一個寵物社區撲撲網。12年10月份被狗民網收購后加入狗民。今年五月份選擇離開,還堅持在這個行業。(編者注:本文作者呂博森目前是寵物社交應用“拍它”的創始人,該項目已獲中路資本數百萬元戰略投資)

首先承認自己標題黨了,其實真正接觸寵物行業也就三年時間。今年看到有不少創業者進入這個領域,以及新一波資本的跟進,大家也更加關注這個市場。但是很多人沒有養過寵物,也不是很了解寵物市場,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對中國寵物互聯網市場的觀點,同時會簡單介紹一下寵物市場的信息以及國內外這些年的發展。

首先,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寵物市場夠大么?值不值得做?所以還是先來分享一些數據。

市場規模:2013 年美國寵物行業規模超過 555 億美金,是美國電影總票房的 5 倍。中國約 300 億 RMB 左右,也超過中國電影總票房。中國寵物市場還保持著 30% 左右的年增長速度,根據有關數據統計人均 GDP3000 美金是寵物行業的爆發拐點。

用戶基數:美國 62% 的家庭養寵物,英國 43%,日本 28%,在發達國家寵物數量比小孩多。12 年中國一線城市養寵物家庭比例已經達到 12%,35 歲以下寵物主人占到 70% 以上。

所以可以看出,中國寵物市場足夠大,增長迅速,人群年輕化,已經處于爆發前夜。同時又有足夠大的發展空間,所以結論是:值得做,而且大有可為。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創業,還是Copy2China模式成功率高,那我們就找找美國寵物市場賺到錢的公司。

PetSmart(NASDAQ:PETM),北美最大的一家寵物零售商和連鎖服務商,線下有近 1300 家連鎖店,提供包括美容,寄養,訓練,活體購買,寵物酒店,寵物醫院等全方位寵物服務,線上也有自己的電商平臺 Petsmart.com(于 2000 年收購)。1986 年成立,1993 年在 NASDAQ 上市,目前市值在 76 億美金左右。PetSmart 的優勢在于線下線上的服務整合,為寵物主人提供全方位服務,以及多年所積累的品牌口碑,是寵物行業的唯一巨頭。

Petco,模式跟 PetSmart 類似,歷史更久,1965 年成立,到目前在美國已經有超過 1000 家線下連鎖店,同樣也提供線上電商服務。在 2006 年的時候被幾家私募以 18 億美金收購。

PetMeds(NASDAQ:PETS),最大的線上寵物藥品和保健品商城,1996 年成立,2000 年就上市了,目前市值在 3 億美金以上。雖然盤子不大,但是股息率達到 6.1%,股息從 09 年已經增加了 50%。

Pets.com,這家奇葩公司不得不提,史上著名 10 大 dot-com 泡沫之一。Pets.com 也是最早的寵物電商公司之一,1998 年 8 月上線,1999 年就被收購易主,隨后 Amazon 參與了第一輪融資,2000 年 2 月份就上市了。最牛的是 Pets 當年的廣告策略,在 2000 年的 Super Bowl 上還投放過廣告。不過廣告倒是很有意思,市場反饋不錯,還獲得了當年一系列獎項,他們的吉祥物 Sock Puppet 可謂是紅遍美國,最搞笑的是那句 Slogan: Because Pets Can’t Drive. (感興趣朋友可以翻墻娛樂一下http://www.youtube.com/watch?v=sICSyC9u5iI) 但無論廣告做的多么好,都無法解決 Pets.com 商業模式的一個重要問題,物流效率低且成本高(在當年),沒有利潤空間。加上遇上互聯網泡沫破滅,上市 9 個月后就關門大吉了。It just had bad timing。

上面介紹的四家都屬于美國的老牌寵物公司了,那么接下來我們回來看看國內寵物行業近十年發展。

先看看中國 PetSmart 模式的追隨者(一些信息來自行業資深朋友分享)

酷迪寵物Kudi,2001 年成立,中國第一個寵物主題連鎖品牌,目前連鎖店近 100 家,還有寵物公園,美容師學校,寵物五星級酒店等下服務,線上有自己的 B2C 平臺和一家淘寶 C 店。但是電商平臺相對弱一些。據說目前年營業額已過億,但利潤空間不大。創始人王平喜可謂是行業的元老級人物了,為中國寵物行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還經營地產生意,屬于不差錢的創業者。

樂寵LeePet,樂寵控股成立于 2008 年,旗下擁有樂寵寵物連鎖店(不到 100 家)、北京博愛動物醫院、中國純種犬俱樂部(CKC),線上的寵物中國、貓咪有約,以及淘寶寵物用品店銷量最大的 Q 老板。08、10 年分別拿到聯想和清科的一、二輪投資,現在已經完成第三輪融資,參與機構有清科、君聯(原聯想)、摯信和軟銀。其實樂寵的創始人李元早在 2003 年就開始做寵物中國,也算是在寵物行業做了 10 年了,發展到今天樂寵涉及的業務繁多,但是起家的寵物中國和貓咪有約兩個網站現在其實沒有什么流量。Q 老板和博愛動物醫院是樂寵 11 年分別收購的,當年的銷售額貢獻分別是 6000 萬和 1000 萬,樂寵銷售額為 9000 萬?,F在看是非常明智的收購策略。之前樂寵有說計劃 14 年或 15 年上市,但是從了解到的消息,樂寵還處于燒錢階段,資金也比較緊缺需要新一輪融資。

其實這種線下連鎖服務 + 線上電商的 PetSmart 模式本身沒有問題,但是為什么這么多年酷迪和樂寵都沒有真正規?;嵉藉X,我分析原因有幾點:

1,行業準入門檻低,夫妻兩個人就可以開家社區寵物店,小商販在自由市場,狗市貓市很容易就做起寵物生意,同時寵物行業也是一個剛剛起步的朝陽行業,不斷有從業者進入,市場還處于通過壓低價格來獲取競爭優勢的階段,所以導致想正規化經營的連鎖品牌無法做到很大的利潤空間。如果說連鎖品牌主打中高端市場,但是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和習慣還未形成。

2,中國寵物行業的增長還遠遠不及中國的房地產行業的爆發,導致的結果是租金增速過快,進一步加大寵物連鎖的運營成本。PetSmart 大型連鎖店的模式在中國根本就行不通。

3,消費者密度也遠沒有達到,美國 62.5% 的家庭養寵物,中國也就才剛過 10%,中國開一家實體店覆蓋到的目標用戶相比就少的可憐,所以盈利能力自然達不到。

4,最重要的還是近幾年電商的沖擊,07 年后寵物垂直電商發展迅猛,對線下寵物用品銷售有很大沖擊,雖然酷迪和樂寵都有做電商的布局,但都是依靠淘寶平臺為主,且業務重心還是在線下,加上電商現階段也不賺錢。

所以也基本回答了一個問題,中國為什么沒有 PetSmart?我認為 PetSmart 模式在中國不一定可行,甚至有可能成為 Copy2China 的一個失敗案例。中國的寵物連鎖品牌還有一段路程要走,甚至需要歷經行業的洗牌和重新整合,就要看誰能堅持到最后了,當然可能會有新的顛覆者出現,或許互聯網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

下面就正式進入我們今天的正題,看中國寵物互聯網10年發展(好像鋪墊了很久…)

愛狗網,一家有背景有故事的網站,前身愛狗狗網成立于 2005 年,投資方是通產投資集團董事長陳金飛,據說是馬云挑頭拉了幾個阿里同事做的,兩個人都是絕對的愛狗之人,當時啟動儀式是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2006 年更名愛狗網,同時聯合發起了 CKU(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犬業協會,世界犬業聯盟 FCI 在中國大陸的唯一成員,主要業務是辦犬賽和純種犬認證等,在行業內部有很大影響力)。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故事,愛狗網的 CEO 周漢生之前創業做了一個 aigougou520.com,參加贏在中國時認識了馬云,后來 2007 年被愛狗收購馬云把他挖去才做了愛狗網的 CEO。愛狗網一直以來都以論壇社區為主,因為不差錢前期從來不打廣告,所以是當時做的最快的一家,07 年就已經過百萬用戶。2009 年獲得軟飲、阿里以及 IDG 的千萬美金投資,開始發展電商,據說 11 年的時候做到 400 萬用戶(有水分),銷售額過億,還拿到原來三家第二輪的千萬美金投資,但在 2012 年的時候還是出現了資金和內部管理問題,北京公司很突然就被全部砍掉了,說是遷回杭州,其實到現在愛狗網和愛狗天貓店只是在維持基本的運營維護。

愛狗網就這么戛然而止了,看似是一場資本游戲,再一次證明了互聯網行業一條定律,凡是有資源優勢的,絕大多數都做不成。愛狗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早加入了電商拼資本的游戲,導致沒有專心做用戶和做產品,手上資源太多導致發展過快管理團隊跟不上??此泼篮玫纳鐓^ + 電商的模式并沒有來得及實現真正價值就夭折了。不過我到認為愛狗很有可能卷土重來,畢竟 CKU 還在,阿里還在。(Amazon 在 2011 年 6 月上線了旗下官方寵物用品商城 Wag.com 來與 PetSmart.com 正面競爭,阿里將來會不會也心動這塊蛋糕呢?)

狗民網,2012 年 10 月份到今年 5 月份在狗民工作了一段時間,也了解了狗民的發展歷程和一些內部情況。2006 年 9 月狗民網上線,創始人唐陽 16 歲考上清華,也是校內的天使投資人,絕對是天才型創業者。狗民網前后也融到近 1000 萬,是以寵物論壇起家,2009 年 9 月開始做團購,2010 年 7 月狗民商城上線,11 年電商收入過千萬,12 年加上廣告總收入接近兩千萬。2010 年還收購了《名犬》雜志,11 年與美聯眾合動物醫院合作在線醫療頻道,12 年還上線一些列業務,如 G-box(按月訂購),養寵寶,我買寵等。

狗民和愛狗的模式基本相同,都是通過社區提高電商的轉化率,但是為什么狗民發展緩慢,說說我的觀點,

狗民做的最好的就是社區,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社區氛圍,11 年到 12 年最好的時候每天有 15 萬的主人在狗民論壇里分享、溝通。今年注冊用戶也過了百萬。但是在電商熱潮來臨的時候還是沒有堅持住自己的初心,看到競爭對手融資做電商,心也就不定了。其實唐陽當時也不想跟進電商的,但是方方面面的原因,最終還是參與到了這場角逐中。

狗民的電商戰略也存在一定問題,狗民一直堅持做自己的商城,沒有在淘寶,京東等大流量平臺上開通銷售渠道,只是通過自有用戶轉化,所以電商增速還是要遠落后于競爭對手,以后也一定會遇到流量獲取的瓶頸,如果社區用戶增速跟不上。

不過今天唐陽依舊帶領著他的小伙伴們還堅持在創業的路上,這點是最寶貴的。前不久發布的愛寵團 App 反響不錯,狗民網也總算開始了移動互聯網的嘗試,看的到狗民在不斷進步,也希望狗民能越來越好,不要辜負狗民們 6 年來的信任。

波奇網,2007 年 12 月份上線,由幾位騰訊出來的小伙伴在上海創立,2008 年 10 月波奇商城就上線了,波奇一直非常低調,從來沒有看到大規模的宣傳和融資信息,直到 12 年 6 月份公布了高盛的千萬級別美元融資消息。這幾年波奇電商發展極其迅速,在淘寶、天貓、京東、1 號店等平臺均有開店,波奇社區用戶也近 200 萬,在上海和華東地區已經建立了品牌知名度,據了解今年銷售額有可能突破 5 億,并且有更大規模的融資計劃正在進行中。從現在波奇的產品體系和市場競爭關系來看,相信波奇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

波奇今天能一軍突起,我覺得有幾點重要因素:

1,幾位創始人出來創業之前已經磨合的比較穩定也比較互補,有互聯網背景和大公司工作管理經驗,能夠更好地制定公司戰略和管理團隊。

2,產品規劃清晰,并沒有盲目的什么業務都做。波奇圍繞商城,社區,百科,生活館等四個業務方向,重點發展電商。波奇的 UI 和用戶體驗也是幾家中最好的。

3,電商戰略正確,保持開放心態和多元化布局,除了自己的商城外,通過和淘寶、京東等

4,綜合電商平臺合作,避免直接競爭,開通了更多流量獲取和銷售渠道。這也是波奇電商業務增速迅猛的重要原因。

波奇今年上線了新的 O2O 業務,即波奇寵物生活館,類似團購模式,通過整合線下商家(暫時在上海地區),規范行業服務,讓用戶可以享受優惠的價格和高質量的服務,線上支付然后去線下消費。但是我認為目前波奇的用戶數和流量還不夠大,真正成規模還需要一段時間發展,掃街也需要一個高執行力的地面部隊,不過如果能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方式或許會發展更快。但是發展 O2O 服務對于寵物行業是很有意義的,線下商家有著租金和進存貨的資金壓力,但是寵物洗澡美容,寄養等相關服務是高毛利的,如果能夠通過波奇帶來更多客戶消費,商家自然非常樂意,讓線下商家能夠賺到更多的錢,這對中國寵物行業良性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當然波奇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社區活躍度還有很大提高空間,無線端產品也有待完善,如何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等。

E寵商場,重慶一家大學生創業公司,2006 年 E 寵網上線,也是從論壇做起,專注重慶地區寵物主人。2009 年 7 月 E 寵商場才正式上線,當年銷售額過百萬,隨后一直保持穩步增長,到現在年銷售額應該在幾千萬級別,因為專注在重慶、成都地區,主打自己的物流服務,可以做到當日送達,為寵物主人提供了很好的購物體驗。產品做得很用心,去年上線了旗下骨頭網主打寵物主人社區(跟撲撲網有相似之處)也上線了 App。雖然目前規模不大,但是能感覺到是一個踏實做事情的團隊,如果能保持專注,做好產品和服務,一定能做出一番成績 。

以上就是國內寵物互聯網的主要玩家,其實大家的故事都一樣,社區 + 電商 or 社會化電商,也許這才是垂直電商的生存之道。之外還會為寵物主人提供一些其他的增值服務,如寵物百科,在線醫療,O2O 服務等。有淡出市場的,有快速發展的,也還有在堅持的,不過局勢已經逐漸明朗。隨著寵物市場在中國的持續升溫,相信未來幾年寵物行業會有爆發式增值,也一定會誕生出第一波中國寵物互聯網的上市公司,不過在這一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如果對比中國和海外的寵物市場,還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投資人也經常會問的一個問題,為什么海外沒有寵物互聯網公司做起來?我的分析:

1,在 90 年代第一波互聯網浪潮到來的時候,PetSmart 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形成了行業壟斷,掌控了渠道資源并有能力進行整合,2000 年直接收購了 petsmart.com 當時第三大寵物電商平臺,并且很迅速發展了線上業務,完成了線上線下的結合,所以沒有留給當時互聯網創業者顛覆的機會。Pets.com 那一波 dot-com 泡沫破滅對市場信心也有一定影響。

2,近兩年已經有一系列 Startups 正在嘗試著顛覆這個行業,比如寵物 Airbnb 模式的:Dogvacay、Rover,主打移動社交的應用 Klooff、Woof 等,寵物的智能穿戴設備 Whistle、Fitbark、Tagg 等,還包括一些做電商的 Petflow、BarkBox 等。一部分已經在市場上有了不錯的表現。(有機會跟大家詳細分析)

最后還是回到文章的標題,回看十年時間里,中國寵物市場包括海外都不乏互聯網創業者們的身影,無論從商業模式還是產品形態上,都不斷的進行著創新嘗試。如今的中國寵物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從線上到線下看似進入了一個洗牌階段,寵物行業高速發展,移動互聯網時代全面到來,新一批 Mobile Startups 進入,相信 2014 年會更加熱鬧。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