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并購近來層出不窮。一些創業公司以高價嫁入豪門的同時,一些擁有不錯產品的新創公司,最終卻關門大吉。為何這些公司的命運截然不同?據美國新聞網站BusinessInsider分析,對于希望被收購的新創公司而言,有時候,人脈比產品更為重要。對于不同規模的并購而言,人脈和產品的權重又有著不同的影響。
22歲的米勒創建了Branch公司。他成功為自己的創業公司構建了一個由華麗的顧問團,其中包括Twitter的聯合創始人威廉姆斯和斯通。最近,Branch公司被Facebook斥資1500萬美元收購。
Stamped公司,創始人是谷歌前員工,也被另外一位谷歌前高層——雅虎CEO梅耶爾收購。
如果這些公司的創始人沒有雄厚的科技人脈資源,他們的公司是否還能夠以數千萬美元的價格被收購,這很難說。不過顯而易見的是,良好的人脈,有利無弊。
最近,就這一話題,BusinessInsider也在硅谷進行了采訪。許多人表示,對于科技新公司而言,人脈和產品兩者都重要,但是對于小規模收購,人脈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產品。其中,早期投資人的身份,也會決定日后的被收購命運。
對于大規模的并購(以及創始人的退出)而言,產品比人脈更加重要,但是科技創業者,有必要認識盡可能多的人。
波特(Dan-Porter)目前在給新公司提供指導,他曾經把自己創辦的公司,以兩億美元價格轉讓給了社交游戲公司Zynga。波特表示,一定規模以下的并購成功與否,取決于創始人的人脈,以及知道這家公司的人員范圍。如果收購方之前知道公司,這會降低收購風險,并購也更容易達成。
姆林斯(Jacob-Mullins)可以算是對于這一問題認識較深的人士,他是Exit-Round公司的CEO,該公司專門聯系大型科技公司和中小創業公司,雙方可以進行并購接觸。姆林斯堅定的認為,人脈的重要性主要有三個理由:
首先,創業團隊中必須有一個“人脈代表”,他能夠代表公司和產品對外表態,在進行并購接觸的時候,也需要這么一個人員能夠向并購方闡述產品和公司的獨特價值所在。
其次,人脈網絡可以幫助新公司更早的接觸到收購方。姆林斯認為,和融資過程一樣,尋求并購也是一個構建人際關系的過程,如果和并購方有過早期的聯系,潛在并購方可以看到新公司是如何做執行的,雙方可以更好的建立互信關系。
另外,對于大公司伸出的并購橄欖枝,良好的人際網絡,可以幫助新公司選擇最佳的新東家。如果一個創始人作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新東家的氣氛可能不適合創業團隊,人員開始會離開。
Yext 的創始人兼CEO勒曼(Howard-Lerman)總結說,對于一億美元以下的并購,人脈網絡十分重要,這種并購往往也是出于人才招聘目的的“招聘收購”。但對于大型的并購而言,公司必須在市場上有一個真正有實力的業務或產品,能夠讓收購方感到興奮,認識太多人并沒有太大幫助。簡而言之,并購的規模越大,你的人脈網絡越不重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