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創新中國·春季賽于2014年3月26日-27日在上海嘉定舉行。在這兩天的時間里,一千多名創業者,40多家參賽企業將參加互聯網金融、文化創意、O2O等六個專場的項目展示,與熊曉鴿、蔡文勝、曾李青等投資人親密接觸。
熊曉鴿是IDG資本的創始合伙人,也是最早將風險投資引入到中國的核心負責人。在今天的對話大咖環節中,熊曉鴿懷念了3月19日剛剛去世的IDG創始人麥戈文先生,并分享了 IDG 資本進入中國20年間的一些往事,還總結了IDG資本在這20年間所趕對的兩次潮流。
在熊曉鴿的回憶中,1993年,因為對中國市場尤其是IT領域的看好,他和IDG資本另外一位合伙人周全在麥戈文的支持下開始了在中國的VC事業,2005年,IDG資本又和美國頂級風投Accel Partners合作。在過去的20年中,IDG資本已經投資了300多家公司,其中有70多家已經成功退出,突破了“二八定律”的投資成功標準。
之所以在中國市場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熊曉鴿認為首先是和國內的大環境有關,因為國內的市場容量非常大,可以為一個公司帶來90%以上的銷售額,從而能夠讓國內的創業公司非常專注于這塊市場。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熊曉鴿還認為IDG資本在過去20年趕對了兩個非常重要的點:一個是2000年左右在PC端的互聯網潮流,IDG資本先后投資了騰訊、百度、搜狐、搜房、攜程等互聯網公司,今日的互聯網三大巨頭中,有2家是IDG資本所投資;另一個則是近些年興起的移動互聯網大潮,IDG資本連續投了30多家和移動互聯網相關的創業公司,這其中就包括2013年以19億美金賣給百度的91無線。
互聯網公司之外,IDG 在中國還投資了一系列的媒體和出版公司,這其中就包括計算機世界等媒體。熊曉鴿表示,和創業邦合作的DemoChina創新中國活動是一個連接創業者和投資人的開放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創業者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信息服務,還能夠展示自己、并在和來自全國各地創業同行的競爭中提升自己;而對投資人來說,也有一個平臺能夠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對話大咖的提問環節,熊曉鴿還和現場聽眾交流了他對在線教育和新農業的看法。
在熊曉鴿看來,在移動技術的發展背景下,以新東方為代表的傳統方式的教育必然會受到新的挑戰,但這也是他從中看到的新的趨勢:如何把內容和平臺更好的結合起來。熊曉鴿認為:“移動技術和內容公司結合起來,能夠使人們在任何角落任何時間都能夠得到他想要的內容服務”。
而在新農業方面,因為受行業發展周期和食品安全的影響,熊曉鴿表示VC 的態度還比較謹慎,但在他看來,如果在新農業領域的創業型公司能夠在食品安全方面有比較好的解決并在取得一定規模之后,引入有現代化的管理系統,引入VC會順利許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