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手游公司是很強勢的,太多的風投機構和上市公司在追著要投他們,供需嚴重不平衡。”某PE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2012年下半年開始,手游慢慢成為各大風投機構關注的重點,2013年手游投資出現驚人的增長,并購退出案例更是數不勝數。曾有過成功開發手游經驗的團隊,公司大樓前每天過來想投資他們的機構絡繹不絕。
一旦投資一個項目成功了,那么其僅僅是月流水就可能達到幾千萬元,比起初期300萬至500萬元的投資成本,投資回報翻了幾十甚至上百倍。
然而,誘人的投資回報背后是殘酷的現實。據91平臺發布的官網數據,手游從上線到擁有一定規模用戶的成功率僅為3%,而這還不包括沒有研發成功的產品。
在如此高的風險下,手游投資如同賭博。
先行者容易死
據了解,目前國內的手游項目數量達到了幾萬甚至幾十萬款,但是手游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很嚴重,往往是看前者成功的案例,然后進行跟隨策略,而完全創新類的產品卻鳳毛麟角。
“我們不是很鼓勵玩法上的創新,我們更希望借鑒后做微創新,而不是完全創新。因為游戲是個比較深度的娛樂方式,對于玩家來說是需要學習成本的。”同創偉業投資經理張震告訴理財周報(新浪微博@理財周報,微信公眾號money-week)記者,“如果玩法一開始不成熟的話,玩家很快會流失,而這意味著你需要很長時間和很高的成本來改進你的玩法。”
君盛投資的投資經理黃宇也表示,目前很多游戲公司采取跟從政策是因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成功率不大。“我認為在手游行業先行者容易死,其實還是跟從類的成功率更大,完全創新的反而成功率不大。”
對于風投機構來說,投資游戲關鍵就是要把握住關鍵時機,所以風投機構們也多愿意在手游項目的早期下手,期望以低的進入成本獲得未來50至60倍的回報。據悉,有些手游項目團隊甚至從孵化開始就已經獲得投資了。
永宣創投的投資經理周水文對此深有體會。“現在孵化機構出現得比較多,跟我們有接觸的手游團隊也慢慢多起來。一般是天使投資人將在這些行業中做得比較好的人員組建一個團隊,并準備一年10至20個孵化項目,可能每個團隊給幾百萬,放到孵化基地里去開發,像我們可能一開始就參與進去。”
除了這種孵化基地的形式之外,定期看各大網站發布的手游排行榜也是年輕的投資經理們必做的功課。華興資本副總裁姜谷鵬表示:“做手游的投資經理需要特別勤快,每天需要去看在各個平臺上上線的項目,判斷其發展潛力。”
據了解,因為產品已經有一定的流水,估值往往會存在虛高,投資經理們一般并不會偏向上了手游排行榜的產品,反而,更加傾向于新上線推廣和進行內測的手游項目。高危手游投資:團隊強勢對賭成空文,投資成本增五成
給團隊多次機會
青松基金的合伙人董占斌向理財周報(新浪微博@理財周報,微信公眾號money-week)記者透露,“公司目前投資一個手游團隊的金額在200萬至300萬元左右,足夠支撐團隊開發2個游戲項目。”據悉,目前大多數風投機構都是采取此種做法,因為手游開發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因此不能保證一個項目一定會成功,多投資些資金,給團隊2、3次機會,提高團隊開發項目的成功率。
然而,此種做法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曾經投資過博雅互動的天使投資人戴志康表示其并不認同這種賭概率的做法。“投資人并沒有真正弄清楚為什么去投資該項目,我更加傾向于價值投資,不留后路,投資一個就成功一個的方式。”
當然,對于手游早期投資者來說,最為看中的是該團隊的背景。據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投資機構對于從盛大、網易、騰訊出來的游戲開發員工比較青睞,并將其視為可以投資的加分項目。
曾任職于盛大公司的董占斌也承認,目前公司投資的20個項目中,有6個項目都是投資于前盛大員工創立的項目,主要也是因為對其專業開發能力的信任。
一般來說,由于手游的開發成功率很低,風投機構與早期團隊簽訂對賭協議的要求并不會像其他行業的公司那么嚴格。“對于投資比較早期的游戲公司,要做好失敗的準備。早期主要是對團隊的穩定性、競業競爭、股份出資、員工股份激勵方面有一定要求。”周水文稱。
而且通常情況下,研發手游項目失敗,團隊面臨虧損或解散的風險時,對賭協議是很難實現的,這種情況下,投資機構投入的資金只能打水漂。
成本比去年增加了50%
2013年,手游投資開始進入回收期,陸續有機構退出。據記者統計,去年國內上市公司發生的手游并購共14起,而在香港上市的手游公司有3家。
2014年也將迎來手游項目上線和退出的一個高峰期。中銀國際投行經理時代向記者表示,今年會是很多游戲尤其是手游公司上市比較集中的一年,將陸續有國內的手游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據了解,2013年手游公司上市的估值為20至30倍左右,而并購退出的估值則為10至15倍左右。然而,記者采訪的多名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現在的手游項目比起去年貴了很多。那么2014年是否還能達到去年的投資回報,則面臨著一定成本上升的挑戰。
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的投資成本比去年高了近一半。消費者需求提高了,從2D到3D游戲的開發,團隊的員工工資提高,行業門檻越來越高。去年投資一款產品200萬元,今年可能就要300萬元,整個開發成本在提升。”
不過,這仍未冷卻風投機構一擁而上搶項目的熱情。
軟銀中國高級投資經理楊靜對此則表示謹慎。“手游我認為目前來說并沒有太大壁壘,如果開發速度快點可能就會比別人做得好點,而稍微一懈怠別人就會超過。投資者需要理性判斷游戲本身有多吸引人,以及吸引人多長時間,如果蜂擁而上可能會存在判斷失誤。”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