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達晨創投合伙人傅哲寬離職。他再次出現在媒體面前,是以啟賦資本董事長的身份。在啟賦成立的半年時間里,已經投資了十來個項目,加上傅哲寬在達晨的時候以個人身份投的幾個,已經是一份長長的投資清單。這其中,有9個拿到了B輪融資。
在達晨的最后一段時間,傅哲寬嚴重失眠,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工作成了無法承受的壓力。“做GP非常累,要干得好,就得拼命。”離職以后,傅哲寬本想從此退休,但休息了一段時間,身體恢復不錯,他還想干點兒事兒,于是成立了啟賦資本。
啟賦現在有十幾位員工。另一位合伙人是傅哲寬2008年認識的朋友,曾經在一家美元基金工作,聽到傅啟寬離職的消息,立刻來和他一起創業。傅哲寬還招了幾個機構的投資經理和幾個剛畢業的學生,“慢慢帶,現在只有早期項目,核心還是靠合伙人。”
啟賦的核心投資方向包括TMT、現代服務業和新材料三部分。TMT以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為主,O2O模式多一點;現代服務業是傅哲寬的長項,他投了幫企業做安全管理服務的公司,也投了泡泡瑪特這種代表新興消費業態的公司;新材料方面,金屬富勒烯、碳納米管和3D打印材料都投過幾家。傅哲寬認為,新材料很適合做早期項目,跟互聯網一樣,一旦被市場接受,爆發力就特別強。但是它的發展速度沒有互聯網快,可能需要比較長的積累過程。
從傳統行業到O2O
圣農發展無疑是傅哲寬在達晨最經典的投資案例之一,46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額,超過20倍的回報,以至于人們總是把他和農業投資聯系起來。其實傅哲寬在達晨投的項目五花八門,除了農業板塊有兩家上市公司,現代服務業和消費品領域,也都有兩三家上市公司。2009年,他開始關注互聯網,“畢竟要做VC,TMT應該是最主要的一個戰場。”那一年,傅哲寬投了兩家公司,迅游和金銀島?,F在,這兩家公司也要上市了。
迅游是傅哲寬試手的第一個互聯網項目。做網絡游戲加速服務,創始人袁旭是“80后”,北大讀了一年就休學創業。
一開始迅游沒人感興趣,傅哲寬出了term之后,來了一堆機構,傅哲寬笑稱:“主投的位置被摯信資本搶走了。”達晨是跟投?,F在迅游每年復合增長率都在30%以上,注冊用戶超過一個億,一年純利潤幾千萬元,已經排到創業板準備上市。
金銀島是一個大眾商品的B2B在線平臺,傅哲寬關注它的時候,有20多萬做原油、塑料、石化產品、煤炭、鋼材等大宗生產資料的貿易商會員。金銀島一開始做咨詢服務,后來又做了一個供應鏈融資服務?,F在會員接近100萬,去年純利潤有9000多萬元,“今年估計還能double”。
蔡文勝關于O2O有個觀點:一種創業者有互聯網經驗但不懂傳統行業,另一種創業者是傳統行業出身同時有互聯網思維,他更看好后者。
如果投資人也可以按這個標準劃分,傅哲寬顯然屬于蔡文勝所說的后者。他在傳統行業投了很多知名的項目,有很深厚的產業背景,用看傳統產業的眼光來看TMT早期項目,不同于那些純粹互聯網出身的投資人。
傅哲寬認為,自己的優勢在于,對于傳統產業的理解非常深刻,對互聯網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我知道什么樣的模式才是真正意義上的O2O,知道在哪些點上互聯網真正能夠起到作用,幫助傳統產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啟賦投了一個泛家居的電子商務平臺,這家公司一開始只是做3D渲染引擎,就是做3D效果圖。
傅哲寬建議這家公司,依托這個效果軟件做成一個設計師的工作平臺。就是把設計軟件、施工投資軟件、效果圖軟件還有造價預算軟件整合成一個平臺,讓設計師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進行。
這個團隊很快搭好了平臺,又整合了上游的地板、家具等各種供應商。整合完成以后,設計師做出的效果圖,就是未來客戶居家的場景,而且所有設計的背后都是產品,造價預算也出來了。
現在這個平臺上有設計師、有供應商,很多家裝公司成為其代理商和加盟商。從找項目到設計、采購、支付,全部都在這個平臺上。“這是用互聯網徹底改變了家裝行業,是真正的O2O。”
寧遠醫療是傅哲寬的另一個得意案例。寧遠醫療為醫院提供免費的排班和預約系統。除了急診以外,各科室醫生都在這個平臺上,病人可以通過PC和手機微信進行預約。
在傅哲寬投資前,寧遠醫療只在深圳開拓市場,投資之后,迅速擴張到外地?,F在寧遠醫療的加盟醫院將近300家,注冊用戶300萬人。覆蓋北京、上海等十多個城市。傅哲寬覺得,當醫院和會員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寧遠醫療可以做很多醫療服務,等于是一個互聯網醫院。
家居這個行業一年估計有5萬億元左右的市場,一家公司只要市場占有率做到1%,就有可能有上百億元的營業額,醫療也是一個過萬億的市場。選大行業,是傅哲寬看這些O2O項目的一個重要標準。另外,這個大行業里還沒有出現將互聯網和傳統產業結合得很好的領頭企業,新企業有成為龍頭的可能性。家居和醫療都是如此。
然后他會看團隊。團隊首先要有很好的產品能力,同時要有對產業的理解和真正的互聯網思維。寧遠醫療的創始人羅寧政,曾經是大學教計算機的老師,還做過一家醫院信息科的主任,這種跨界的創始人,是傅哲寬所喜歡的。
投資以后,啟賦會把產業經驗帶給被投公司,也會幫企業對接資源。羅寧政說,還沒有投資的時候,傅哲寬就經常介紹朋友給我認識,幫忙對接一些資源,還會給我們做指導。
從三年到二十天
煌上煌也是傅哲寬在達晨投的經典案例。投資之前,他跟了這家公司三年,并用這三年時間幫其做好了規范。
煌上煌是純線下企業,開加盟店實現擴張。創始人是下崗女工,一步步做大,創業艱難,對企業特別珍惜。創始人一直沒有下決心上市,同時企業也不夠規范。傅哲寬就慢慢幫他們做規范,等待他們下定決心。
TMT早期項目卻不能跟那么久,等三年要么機會丟了,要么企業死了。傅哲寬說,投TMT公司一是看準方向,二是覺得自己有資源、有能力幫到這個公司,就要快點下手。
傅哲寬的策略是潛心找一些有潛力的公司,在很小的時候就投。他投的一個電商服務平臺,創業才幾個月。“但是我看好他們這幫人,阿里出來的,做的事也還行。”
傅哲寬投的時候,這家公司才十幾個人,服務幾個企業,一年以后已經發展到一百多人,服務幾百家企業。傅哲寬投的錢到現在還沒花掉,創始人開玩笑說,你投了我300萬,我現在又沒花一分錢,是不是我退一點錢給你?“我投他的時候估值就3000萬,第二輪融資估值達到1.3億。”
投這種早期的互聯網公司,傅哲寬更注重看人。從百度、騰訊、阿里這樣的大公司出來的,干一個看起來靠譜的事兒,就可以投。“因為他們有資源、有經驗,和大公司都很熟,能比較輕易地拿到需要的資源。”
雖然不會再像投傳統企業一樣,花三年時間幫企業做規范,但在投資前,傅哲寬依然常常會花時間跟蹤創業者,耐心等待合適的投資時機出現。愛加密做手機App安全服務,創始人彭瀛今年還不到25歲。傅哲寬和他認識的時候,他才22歲。當時他也在創業,做另外一個項目。傅哲寬一直看好他,認為他有頭腦,對行業有前瞻性的認識,投了之后,公司發展很好,愛加密的行業地位越來越突出。
寧遠醫療,傅哲寬也是跟了一年多。創始人羅寧政的同學的同學,和傅哲寬是很好的朋友,2011年,他介紹兩人相識。那時候寧遠醫療剛開始做線上醫療服務,也沒什么用戶。傅哲寬看著寧遠醫療一家一家去開拓醫院,羅寧政說:“看了一年多。他進來的時候我們已經做了二三十家醫院,用戶有十來萬人。”
也有很迅速的時候。泡泡瑪特是天使投資人麥剛推薦給傅哲寬的,“就見過一兩次,二十多天后他就決定投資了。”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回憶。
傅哲寬過去投的傳統行業創始人一般都是35歲以上,現在投的大多都是“80后”的。泡泡瑪特的王寧是1987年的,愛加密的彭瀛是1989年的。“下一步可能要投‘90后’的企業了。”傅哲寬說,“TMT這個領域一定要投年輕人,只有年輕人才有闖勁兒。”
投“80后”的創業者,傅哲寬其實也要看他過去的閱歷,對于過去一張白紙的創業者,傅哲寬還是很謹慎。迅游的創始人,初中就開發出一些游戲工具在網上賣,一年也能掙很多錢。“從過去的經歷看得出來,他很有創業的基因。”
投人,首先要談得來,大家氣場要“和”。在此基礎上,傅哲寬比較喜歡那些有強烈成功欲望的人,“成功欲寫在臉上,這種人才有創業激情。”
他投過一個典型的項目型公司,這種公司按照正常的投資理念就不應該投。但是創始人很有創業激情,情商也很高。“我比較喜歡情商高的人,情商高就善于做一些商業化運作,也比較善于溝通。”
果然如傅哲寬所愿,這家公司拿到投資以后,發展很快,很快就進行了二輪融資,業績也上了一倍。
與美元基金競爭
現在國內做TMT早期投資的還是以美元為主,作為人民幣基金,啟賦用一些差異化的思路,開拓自己的生存之路。“美元基金并不是所有項目都能覆蓋得到的,所以我們也有一些機會。”很多美元基金不投A輪以前的項目,啟賦則是做他們的上游,投剛過天使期,但沒到A輪,初步商業化,即“天使+”的項目。啟賦第一期基金的規模是四個億人民幣,每個項目投資金額在五百到一千萬元人民幣之間。“對于種子期的公司,可能創業才三五個月,投大錢也沒用。”
另外,有一些產業美元基金不一定投,像互聯網的服務業,不直接對C端,美元基金就不大感興趣。但互聯網現在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看不見的世界。投了迅游以后,傅哲寬覺得互聯網領域的服務業也非常關鍵。
很多美元基金也看過迅游,但他們覺得游戲加速這個領域太窄,很難形成一個大的市場。但這種公司發展穩健,只要成本控制得好,回報空間很大,當時傅哲寬投它的時候,利潤已經有幾百萬,幾年后發展到幾千萬。傅哲寬覺得,現在迅游有將近一個億的收費用戶,上市以后可以轉型成為游戲推廣平臺。“這種做服務的公司也有可能做成一種平臺。”
迅游是給游戲產業做服務的,愛加密則是做App的加密服務,現在有免費和收費兩種模式。“App自身防御能力比較弱,需要加固,這是很大的一個市場。”
按照傅哲寬對未來的判斷,將來可能PC不再存在,手機將成為娛樂、生活和工作平臺,手機的安全就不只是防病毒那么簡單了。
愛加密現在就在干這事兒。“當所有人都在用它的虛擬產品的時候,它就直接面對終端用戶了。”傅哲寬這樣認為。
正是看到了如此廣闊的前景,互聯網的服務產業也是傅哲寬重點投資的一個方向。
傅哲寬在北京還投了一個叫東方嘉禾的公司,創始人殷建波是前谷歌中國區戰略總監。他在谷歌時就發現,在Facebook、Twitter等平臺上有大量的中文視頻流量,但版權方收不到版權費。
殷建波于是搭了一個視頻自動分發平臺,利用自己的平臺將中文視頻內容分發到YouTube、Facebook上,同時和電視臺、華誼兄弟等內容提供商簽下版權代理合同,幫其做海外推廣,掙到錢雙方分成。最近,東方嘉禾的App上線,
東方嘉禾也是服務業。傅哲寬希望東方嘉禾能發展成為中文視頻在海外最大的互聯網電視臺,“在互聯網上,一個App就是一個電視臺。”
傅哲寬認為,作為早期項目的投資人,成功的核心是兩點:一個是眼光,要看得準人,看得準事兒;第二個就是增值服務能力,有沒有時間和精力,有沒有資源,可以幫助創業者。
很多創業的點子聽起來都很好,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功。在傅哲寬看來,那些能夠成功的創業者,原因就兩個,團隊合作好;團隊和投資人都能加入資源,可以把事情很快做起來,
傅哲寬的資源是過去投過的幾十家公司,“如果通過我的這些資源,能幫到他,我就敢下決心投。”他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