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蘇寧最近的業績變差,當年蘇寧眼里的“孩子”京東都上市了,這大熱的天蘇寧是該上點火了,蘇寧于第一季度組織了內部架構的大調整,李斌出任運營總部負責人之后推出了一項大舉措:免費的貼膜政策。
街邊貼膜藝人惱了,組織起一個800多人的“反蘇寧貼膜聯盟”,背地里搗鼓了不少事:打算批量購物+貨到付款+亂寫地址,向工商局舉報蘇寧低價傾銷、惡意競爭……而用戶對免費的貼膜也是褒貶不一,大部分人的心理是“畢竟是免費的,已經很不錯了”,而少數人的評價則是“便宜就是沒好貨,貼膜還是街邊專攤好”。
互聯網產品服務好用戶占有很大的比重,為什么國內的免費服務總是不盡如人意?
國內免費宗旨:最小化損失,最大化利益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是為了最終獲得大價值的盈利,這話對!但是使用者總是斷章取義,免費最佳的用法有兩種:第一種,不相識之前降低門檻,讓用戶認識你、了解你,繼而認可你、最終成為你的用戶;第二種,高級用戶的附屬產品,其實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類似于一些高級會所會為金會員、鉆石會員的提供免費休憩場所、高檔咖啡之類。
但,國人則最喜歡這樣利用“免費”策略:打著免費的名號換取資源,即形式上施行免費,內容上從用戶身上獲得所需,怎么都是為了盈利,這本無可厚非。
蘇寧推免費貼膜為了什么?得了什么?
蘇寧做免費貼膜活動的時候設置了兩道門檻:下載蘇寧易購客戶端,注冊成為蘇寧會員。好吧,免費是為了這些用戶資源。
這策略類似于上半年炒得火熱的打車軟件,遺憾的是這種模式下引來的用戶多數是虛的,就像無論嘀嘀快的再怎么曾經大力用現金催生起了浪潮,補貼結束之后,送禮券也好送荔枝也好,不買賬的用戶還是不買賬,但是無論如何,蘇寧借此機會積聚起了不少會員,也順勢把客戶端勉強推廣出去了,之后總算可以利用資源好好推廣下業務。
安然想吐槽的是:為了貼膜能在蘇寧門店排隊的用戶們,真的是蘇寧能挖掘更大利益的用戶?
最好的發展是提供創造就業,二等的是發展就業,三等的才是從人口中搶食就業機會,最次莫過搶食之后偏偏還做得不如人。蘇寧如果真心把這貼膜的服務持續搞下去,行業內部的惡性競爭必然加劇,而已經知道免費沒那么好的用戶們,其增長速度也只能是減速上升甚至會有下降的趨勢,至于高薪聘請街邊貼膜藝人,不少貼膜人表示薪酬算不上有誘惑、工作時間還不自由。那么,貼膜人們不用太激動了,這個業務蘇寧大約只是拿來引引線下流量,假若從中尋不到更好的盈利機會,這塊田早晚還是你們的。
免費之策,為何總是不盡人意?
關于國內外的免費策略,國內外的現象截然相反,大概也是因為國內很多人對“免費”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引流”,舉個例子,有的酒店住宿是提供免費早晚餐之類的,國外的規矩是:免費的一定要是最好的,這代表了一個公司的企業形象,而國內的邏輯是:免費給的就選便宜的,價值消耗一定要控制在最低,那為何還要提供免費餐?直接不免費不是更省?不懂了吧,說有免費餐飲提供不是感覺上待遇高于他家么!好吧,引流!
谷歌推出無人駕駛汽車的時候,網友曾一度質疑:出事故的時候,系統自動認可損失最低化,哪種是最低?選便宜的車撞?神回復:國外會設置成選擇最結實的車撞,國內會設置成選擇便宜的車撞……出發點不同,決定了形勢。
行了,這不錯了。以前收到過一個神秘大禮包,里面包了一個挖耳刀。對于免費,你還能要求多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