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網6月7日消息,在線教育受到資本的熱捧——除了瘋狂涌入的VC/PE外,教育行業的大公司們也都在低調投資布局。投資蔚藍和勵步之后,在線教育時代學大的投資并購哲學是什么?學大教育投資總監任洋輝給出了他的答案。
學大在找什么樣的項目?引流、工具和學習規劃產品
學大教育的核心業務是一對一個性化輔導,這項業務的特點是,通過降低教師的重要性,并大量招收學生,來實現產品的標準化、可復制和規?;?。因此,這是一項高現金流,低利潤率,營銷導向,營銷費用高企的業務。
擺在學大教育一對一輔導業務面前的問題,首先是降低招生成本,其次是增強已招收的學生和學大平臺之間的聯系。因此,學大主要在三個方面考慮并購:
第一類,是立足與10歲以下低年齡段市場的快樂教學類產品的公司,能夠讓孩子通過游戲、音樂、兒歌等娛樂,對產品產生粘性,并購之后,學大可以通過各種引流的方式,提升轉化率。比如寶寶巴士,魔方格等產品,這種產品,相當于學大教育在低年齡段人群中的招生蓄水池,可以降低營銷成本。
第二類,是立足于中學階段的題庫、掃題等教學工具類產品,和目前學大教育的智能教學工具e學大能夠相互補充,讓學生在學大的平臺上做更多的事情,留下更多的數據,而后,學大可以通過這些數據,進一步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
第三類,是能夠量身定制學習計劃的產品。產品能夠通過一個學生幾年以來的試卷,總結其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然后針對每個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規劃。這是班組教學無法提供的一種服務。
對于這些產品,興趣教學類的,學大控股、或是入股投資都有可能,視產品的業務階段而定。而online的在線產品,學大認為,99%都是入股投資,不會控股,會讓其保持自主成長性。
另外,一對一輔導之外,學大還希望涉足教育行業其他業態。因此,線下培訓機構中的優秀者也在投資范圍之內。對于“區域型機構難以全國復制”的問題,任洋輝認為,一家優秀機構最有價值的,是其團隊和教研體系、師資培訓體系,學大自身就是個全國性機構,完全有能力扶持新的業務做全國性擴張。因此對于線下K12輔導的機構,學大的收購要求控股。
戰略投資有難處:和早期財務投資者利益有分歧
即便有上市公司的光環,投資的過程,往往也并不是一帆風順。
任洋輝提到一個案例,近日他們物色到一家在線教育類的X公司,準備做A輪投資,X公司開價500萬美元占股20%,學大評估后認為合理價位是400萬美元占股20%。但第二天他們再去談判時候,X公司表示,已有VC給出了600萬美元占股20%的條件,拒絕了學大。
資本對教育行業的追捧,對學大這樣的公司,是利好,同時也是挑戰。
越來越多優秀人才和資本涌入,但產品的估值也是水漲船高。但在物色投資標的時,作為典型的戰略投資者,學大需要考慮的問題,和純粹的財務投資者有諸多不同。而且在投資/并購市場上,節奏和步伐會慢于財務投資者。
更不好的消息是,目前,大多數項目都處于早期創業階段,但是比較優質的項目也多半已經拿到A輪甚至B輪,已有VC等財務投資者參與其中。部分財務投資者會對戰略投資者有抵觸心理,因為雙方的利益訴求并不一致——財務投資者對于項目的要求,一般是用戶增量→明確商業模式→變現,但戰略投資者需要考慮的是,項目/產品對公司的業務,能帶來多大的價值。
由于利益上的分歧,出于早期創業階段,已經有財務投資者進入的項目,往往會抵觸戰略投資者的進入。
當然,這種利益分歧,在項目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之后,就會發生變化。如果一個戰略投資者可以為項目的商業模式和變現創造更好的條件,那么,財務投資者也非常歡迎戰略投資者的進入。(多知網 王雨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