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物聯網和個人數字化運動已將趣味性的消費品推向增長的高峰。Robin,這家位于波士頓的公司正打算將配有一套產能表和軟件的iBeacons安裝到辦公室,在物聯網上大干一番。有了Robin這套系統,辦公室員工能在會議室里享受女皇級待遇。軟件能夠自動在房內的日歷上預訂時間還能把員工的iPad 變成一個控制中心,自動調節室內燈光和屏幕,讓使用者恍若置身在“進取號”(《星際迷航》里的聯邦星艦)般愜意。
“凡是每天能花上八個小時呆著的地方都值得去改善。”Robin聯合創始人兼CEO山姆·鄧恩說到。“對于很多人而言,辦公室就是個科技的時間倉。”
智能燈泡和屏幕這類實物在系統里被稱作編輯器,Robin將它們與手機等設備里的傳感器連接。設備內部有記錄特定用戶偏好的本體層或者是APP,能夠對其進行調節。辦公室里的iBeacons會搜集所有硬件的信息然后傳輸到Robin的web服務上,反過來對硬件作出調整,讓環境空間更適應員工需求。
盡管致力于重塑工作空間,Robin也會使用現成的 iBeacons硬件,以及像智能門鎖,恒溫計,員工的手機這樣的越來越老化的辦公設施。擁有設計背景的鄧恩更支持“代碼第一,電路第二”的模式,喜歡買現成的而非特殊定制的硬件。“硬件很棒,但是你必須要記住它的角色。”鄧恩說。“如果你從軟件開始著手,硬件就是幫助你提出更好的看法的工具;如果從硬件開始著手,軟件的用處就是讓你好好工作。”
Robin應用的開放的API會讓黑客介入,用一些好玩的手法拓寬系統,不再局限于Robin的核心特性。比如,可以通過制作出自動計算規定時間內,手機在同一個房間的員工工資的報告,管理者能夠了解到無用的會議帶來的金錢損失。一個大公司里的下屬能通過查詢老板最后到過的地方定位老板的位置。還有恒溫計,能在更多的人進入房間后調低室內的溫度。這都只是Robin強大功能里的一少部分,不過也能夠由此看出該服務駭人的監控能力。公司團隊現在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并正在致力于找到平衡隱私和產能的方案。
這個問題頗有挑戰性,但是鄧恩說他的設計理念就是“簡單”。他在任何一個產品開發前都會先問一個簡單的問題:“這個產品會讓情況變好還是更糟。”他指出,在手機有千兆內存和精確定位功能的今天,把無線密碼寫在會議室白板上,或者讓想找個安靜地方打電話的員工被迫在樓層里兜來兜去的行為,都是對時間的巨大浪費。這些流失的時間加起來多達數月或是數年,在無形之中企業可能就損失掉了做出大事業的潛力。
Robin依據空間使用情況,能為大型公司提供Google Analytics水準的空間利用分析,既保證空間的節約使用,也避免了員工要挨個記錄會議情況來排序的尷尬。這種節約時間的方案成本不低,Robin的方案會依據辦公室的大小每月收取10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的費用。
令人驚訝的是,Robin以前是為鄧恩的營銷公司做編外項目的,這家營銷公司主要是為Facebook、百威啤酒,Chipotle此類的客戶做技術輔助性的策劃?,F在Robin已經成為了一家獨立的類似業務的衍生公司,并且拿到了阿特拉斯風險投資公司140萬美元的投資。鄧恩和他的公司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當初他們讓能酒會high起來的設計和技術方法,會不會同樣讓董事會滿意。
Via:wired,譯:創業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