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是種低頻次、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消費行為,一般人不僅對裝修流程沒概念,連裝修用什么材料其實也傻傻分不清的,通常情況我們會求助裝修公司或設計師等角色,中間往往存在層層加價或吃回扣之類的問題,很多時候這個利益鏈條上的玩家其實是做了份外的事,掙了不該掙的錢,并沒有按原有的分工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主打“云裝修“概念的極客美家通過對整個流程、鏈條角色的充分拆解,盡可能地將每個環節都數字化了。“極客美家”已獲盤古創富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B 輪計劃也已啟動。
跟直接找裝修公司上門量房出方案不一樣,無論是戶型還是裝修風格用戶都能以房間為單位進行模塊化自定義,用戶選擇的效果圖都會附帶“極客美家”拆解出來一套實施方案—建材和工藝,每個房子被拆成頂面、墻面、底面等單位,每部分都會給出相關的商品推薦,目前“極客美家”的供應商主有三部分,除了其合作伙伴建材電商齊家網和抓自天貓的貨源外,其自己談的一些供應商比例也在上升。如果填的房屋面積精確的話,系統能夠給出更精確的報價。極客美家對物流的管理是也有一套,主要是訂單和時間管理,本身并不負責配送業務),根據裝修通常的水電、泥木、漆作、安裝四個階段,建材會分階段把不同貨源的商品從本地站點打包送到用戶家里。
選了具體方案并非就萬事大吉了,裝修是個大工程,有些線下信息采集環節是逃不掉的,因此平臺還會派出量房設計師、預算設計師實地采集數據,以給出更精確的方案和預算,雖是細節的小修小補但對整個工程實施相當重要, 這個環節也是完成訂價和詳實合同內容的環節,最后才是和施工隊簽合同以及按部就班施工。“極客美家”最后會承擔工程的驗收工作。另一點能體現其“云裝修”概念的是極客美家的動態 ERP 系統,對于裝修過程中的每個角色,每個步驟,用戶都能從微信公共號全程追蹤其細節動態,甚至進行交流互動。
如果說以上流程是制定了家裝 O2O 標準的話,“極客美家”最近推出的“發現”頻道就是為了滿足用戶對裝修風格更多樣化的需求。這跟國外的一家家裝平臺 Houzz 思路正好倒過來,Houzz 之前是從家裝設計圖集做起,后來才發展成了平臺。“發現”頻道除了作為一種流量獲取的手段外,更重要是為了最大限度挖掘設計師的價值。在傳統家裝行業,設計師的價值往往是不被重視的,在這個平臺上,極客美家會把那些受用戶歡迎的作品拆解成產品或者說實施方案,每個作品會被評為不同的級別,設計師的作品每被使用一次就得到一次報償。
這種模式很明顯的好處在于,每個環節上下游之間是不發生議價行為的,比如傳統情況下的裝修公司和施工隊、設計師和建材商,角色、價格的透明更容易讓每個人都按規則行事,實際上,極客美家承擔了之前裝修公司資源組織者的角色,不過“極客美家”創始人楊劍稱,在傭金收取上,傳統裝修公司每單抽成 30-40%,而極客美家僅收 5%。裝修是一個鏈條長、玩家多的領域,除極客美家外,還有以任務招標為特色的土巴兔,以建材電商業務為主的齊家網,還有向線下導流的雅尚居等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