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特佳郭海濤:1個PE老兵的蛻變 創業者要比VC更有遠見

2014/09/18 10:02      金子琦

——高特佳執行合伙人郭海濤

自去年國務院公布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對醫療健康產業的支持激發了資本進入這一領域的新一輪熱情。而此時,高特佳在醫療健康行業已經摸爬滾打過很多年。

作為南派創投的代表之一,高特佳正是2001年為應對創業板的呼之欲出,由國泰君安發起成立的。經歷過初創期3年時間的摸索,逐步確定了醫療健康、信息服務、裝備制造、現代農業四大產業為焦點關注領域。

2004年,高特佳A輪投資邁瑞醫療3000萬元,兩年后后者赴美上市,并逐漸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這不僅讓高特佳看到了醫療行業的潛力,同時,“10年后,邁瑞醫療又投資了高特佳一部分”,高特佳執行合伙人郭海濤說。

2008年,高特佳投資博雅生物,伴隨著博雅生物的上市,收購其85%股權的高特佳不僅獲得了豐厚收益,更使其成為中國唯一一家由中國基金公司控股,并在證券市場上市的企業。

因此,高特佳看到了醫療健康行業的機會,開始逐步走向專業化,重點關注醫療行業的三個細分領域,分別是醫藥、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

“2013年以后,高特佳100%的項目都投在醫療行業上,并建立了產業鏈的優勢。”郭海濤介紹說。

價值投資,專注傳統醫療

伴隨著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醫保覆蓋人群越來越多,醫療健康這一相對穩健的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而一系列醫療改革政策的出臺、資本的注入對行業整合及創新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這也是一個機會與風險雙高的行業。“目前,醫療行業總的需求量在8萬億元,同時,市場還在保持每年20%的增長;不過,這個行業卻沒有那么多機會存在,因為中國的醫療健康行業正在從完全競爭向壟斷競爭階段邁進。”郭海濤如是說。

以醫藥行業為例,在郭海濤看來,醫藥行業 是一個相對穩健的行業,因為“醫藥如果想做出一個新品種,沒有5-10年是做不出來的。”

但是,醫藥行業也有很多壁壘,行業不確定性很大。“國家政策非常多,例如醫改政策,低價藥,基藥,醫院改革等,政策非常多,還要進行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改造,門檻越來越高。”

中國的醫藥行業正處于并購整合時期。目前國內規模以上的醫藥企業有7000多家,每年以1000家左右的速度在淘汰。郭海濤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的醫藥行業是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成長。我們實際的產能利用率只有39%。”

而根據國家GMP改革的規定,要求制藥、食品等生產企業應具備良好的生產設備,合理的生產過程,完善的質量管理和嚴格的檢測系統,確保最終產品質量(包括食品安全衛生)符合法規要求。“但是,GMP一改造,就是幾千萬元,上億元,你自己如果沒有那么強的能力,外部又沒有造血能力,沒有人給你錢去做這個事情,怎么能做起來呢?”

因此,“醫藥行業的投資特點是穩健,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品種的價值。”郭海濤說,“看醫藥行業不能只看三張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還要看品種價值有多大,有多大的潛力。比如做化藥,本土藥主要是以仿制藥為主。因為國內研發能力很弱,跟國外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誰能首仿,或前五位能仿上,也是非常大的優勢;而中藥就是誰能有獨家品種,或者品牌的優勢。比如有的品種,像六味地黃丸雖然不是獨家,但同仁堂就有獨家的優勢。

據了解,,高特佳在傳統醫療領域投資了近30家企業,僅在2013年,就投了9家企業,投資接近9億元的規模。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