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醫幫”獲500萬美元A輪融資 北極光創投領投

2014/09/23 09:13      沈超

雷軍同學的創業三誡:選一個大市場、搭一個靠譜團隊、融花不完的錢——頭一條就在看市場。所以近來最受追捧的移動互聯網產品,要么是做白領,要么是做學生,要么是做男人,要么是做女人,要么是做男人和女人的連接,總歸你要在總人口中切出足夠大的共性群體。

那么,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身份標簽外,還有哪些東西是我們沒意識到、但是普遍存在的人群屬性?還有高血糖。根據 13 年底數據,中國 18 歲以上成年人糖尿病估測患病率 11.6%,成年人糖尿病前期率 50.1%。也就是說,你身邊每 9 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已經罹患糖尿病,同時還有 4 個人有潛在風險。以 14 億總人口為基數,僅糖尿病患病人口就有 1.6 億多。

最近,旨在連接患者、醫生與醫療機構的糖尿病院外管理應用“博醫幫”宣布已完成 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領投方為北極光創投,阿米巴資本、漢能資本跟投。該團隊的上一輪融資,是去年阿米巴的數百萬人民幣天使。

糖尿病作為一種持續性疾病,大部分的治療控制工作都發生在醫院外,但在協助病人進行院外管理這件事上,以前幾乎屬于空白。博醫幫嘗試提供這樣一種解決方案:

1、在云端,整合醫生、護理師、教育師、數據分析團隊等資源,讓這些不同分工的角色遠程結成醫療小組。

2、在患者端,允許其在任何場景下,通過手動或機器隨時采集并上傳生理和行為數據。

3、患者上傳的數據,一方面會幫助其進行自我管理,一方面也將交由云端醫療小組進行監控。醫療小組會對數據做出分析,通過算法 + 人工的方式,向病人提供指導意見,推送個性化的疾病管理知識。

對于病人,博醫幫提供的利益不言而喻,它在幫助你自檢自控的同時,還能隨時隨地遠程獲得醫療團隊的支持。對于醫生,博醫幫則依靠數據報表、病情預警模型、遠程協作等工具,改善了醫生管理院外病人的效率,未來商業化之后,院外管理也可以變成醫生的服務性收入。鑒于糖尿病管控的社會價值,未來有可能得到社保、財政的覆蓋。而從數據的角度出發,博醫幫與保險、制藥公司的合作也頗具想象。

總之,博醫幫既創造了糖尿病相關主體的連接,也創造了更豐富的數據沉淀。之前體驗博醫幫產品的最大痛點是數據錄入十分繁雜,在最近版本中,博醫幫已經適度簡化了錄入體驗,同時與強生,九安 iHealth、健艾特等血糖儀硬件進行對接,檢測數據可以自動同步。在“連接”這個點上,博醫幫目前僅解決了患者和醫生的連接,但在下個版本將會上線糖友之間的互動社區。

另外,博醫幫在稍后也會推出醫生點評、醫患自由撮合的功能(目前都是運營團隊給用戶指派醫生),變成一個糖尿病遠程醫療的開放平臺。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最近投資了九安醫療,iHealth 成為小米移動醫療合作伙伴。站在小米立場,顯然也有搭建移動醫療開放平臺的打算。至于先后完成巨額融資的春雨掌上醫生和丁香園,其實也具備平臺化的可能。

移動醫療越來越熱鬧了。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