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音樂遇上視頻網站:一場音樂產業互聯網化變革正在發生

2014/11/06 12:01     

在更多的大型演唱會開始謀劃大的爆發點時,視頻網站成了爆發點的嫁接者。   

8月-10月,汪峰、張惠妹、趙傳、華晨宇、莫文蔚、崔健、陳翔、陳曉東等明星先后舉辦了“在線演唱會”,一時開創了時尚之先河,而11月網友又將迎來實力唱將曹格的演唱會。作為一個全新的潮流,不管是實力大牌亦或是偶像型歌者,他們積極嘗試“線上線下演唱會”,帶來的強大共振效應。這也預示著一場音樂產業互聯網化變革正在發生。

收費Or免費?

收費和免費已是互聯網行業永恒的話題。而在面對一個全新的市場,“探路者”們的姿態也全然不同。

選擇收費模式的視頻網站,以樂視、芒果為代表。 8月2日,未能在鳥巢內觀賞汪峰演出的歌迷,只需要通過樂視網支付30元,就能直接體驗“頭條帝”的現場演唱會,這場演唱會也被認為是第一次真正意義的線上線下均采取付費形式的演唱會。為樂視帶來的回報是,吸引7萬多網友付費觀看,樂視網收益超過200萬元。而隨后的芒果TV也采用演唱會O2O付費觀看模式直播偶像型歌手華晨宇、陳翔演唱會,而前者更是取得40萬用戶的實時觀看。

相對于線下發布會動輒幾百上千元的票價,收費模式依然要便宜的很多,但基于長尾效應總體營收不見得比線下遜色。而視頻網站也希望通過培養網友付費習慣,為以后探索一個新的增長點。

與此不同,騰訊視頻則選擇了“免費模式”,并連續操盤了多場一線歌星的演唱會。比如8月31日張惠妹演唱會,線下觀眾只有6000名,線上觀眾卻達到了110萬名,9月27日莫文蔚演唱會1小時用戶突破50萬,10月14日崔健演唱會,線下3000名觀眾,但在線的粉絲卻達到60萬,10月31日陳曉東演唱會吸引超過46萬名網友。 

作為屢試不爽的商業模式,免費模式帶來的巨大商業效應也是收費模式不可比擬的。但如此一來,對商業運營能力考驗更大。不過,實力雄厚的騰訊視頻似乎更傾向于用免費模式構建一個平臺,先整合產業資源而后才回到商業模式本身。

那么現在問題又來了,收費模式和免費模式哪個更得網友之歡心? 這個本身就是雙刃劍,不過相信用戶更在于付出和體驗是否超預期。從兩種模式吸引的用戶以及體驗來看,似乎免費模式暫時占了上風 

音樂產業的危Or機?

多年以前,當音樂產業遭遇互聯網(比如MP3及在線音樂),曾經一度遭遇挫折。但隨著音樂人很快適應了變化,他們已經嫻熟的運用互聯網不斷做大個人商業價值并衍生出多樣化的商業模式。比如鳥叔的《江南stlyle》、龔琳娜《忐忑》等不無借助網絡平臺風生水起。如今,當視頻行業和音樂產業的融合,音樂人主動擁抱互聯網并積極投身其中,這一變化將給用戶、行業及相關利益方帶來什么呢?

一、視頻網站正在成為觀看主流渠道

從各大視頻網站紛紛大手筆購進海內外電視劇、綜藝及開啟大制作自制劇和自制節目,以及衛視涉足視頻網站(如芒果TV)看,都在證明視頻網站的影響力及用戶群的遷移。音樂也不例外,喜歡聽音樂的朋友應該注意到,很多流行神曲,如《小雞小雞》、《小蘋果》及早前大熱的《The Fox》、《江南Style》都是從視頻網站火起來的。這也導致視頻網站對歌手的吸引力日益增加,合作范圍也逐步擴大,從歌手的MV首發到專輯宣傳,再過渡到在線演唱會,是趨勢也是必然。這也意味著,視頻網站能夠成為明星們最具價值的傳播渠道。

二、互聯網讓演唱會從小眾走向大眾

通常情況下,如果不是鐵桿歌迷或是瘋狂歌迷,應該沒有人愿意花280元在現場通過LED屏幕看歌手,但他們不會拒絕免費或者花費幾十塊在網上看場直播演唱會。這也是問題所在,視頻網站直播的演唱會,不僅僅是在“播”上,而是為用戶與音樂之間搭建了更為完整的社交關系鏈?,F在的互聯網用戶,看的同時更在意參與感。比如剛剛結束騰訊視頻陳曉東演唱會的彈幕互動,就是讓歌迷一邊看一邊互動。

三、拓展了音樂產業的商業空間

對整個音樂產業的向前推動都是一種利好。于歌手來說,可以減輕票房壓力。實際上每次演唱會不僅是考驗唱歌,更是考驗商業運作能力。一些演唱會贈票多于售票也是有的。在這種模式下,線下采用小型場地,而通過線上渠道銷售。即便每人收費10元,長尾效應都能保證其收入。另一方面,在線演唱會方式靈活,不同層次的歌星都可以實現開演唱會,為不同群體、不同類型的人,提供更多元化的音樂作品。再者,可以豐富音樂產業鏈,增加了更多的商業運作空間和商業模式——如演唱會版權預售、線上售票、商業冠名,等等。

當然,目前很多人對這種在線演唱會還心存質疑,但互聯網思維席卷各行各業已勢不可擋,也會在將來為演唱會帶來更多想象空間,甚至創新與顛覆?;蛟S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從視頻網站上直接觀看像王菲、劉德華、張學友、陳奕迅、那英、韓紅等大牌歌手的演唱會。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