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運動應用迎來了投資元年。
就在近一個月內,便有咕咚、騰米跑跑、約運動在內的幾款社交運動應用獲得融資,涵蓋天使輪、A輪和B輪。根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2014年便有12個相關項目獲得投資,其中深創投、紅杉資本、軟銀中國、平安創新投資基金等多家PE/VC機構現身其中。
不僅如此,隨著市場的熱捧,社交運動相關應用融資速度也在加速,大多應用從推出到獲得天使投資均在半年之內,有的甚至只間隔了一個月,比如“趣運動”和“酷動”。
“隨著朋友圈等新興社交和健康生活思維的興起,社交運動應用自然受到了用戶和市場的歡迎。”IT分析師梁振鵬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2年全國體育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3135.95億元,占當年GFP的比重為0.6%,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也就是說,體育相關行業發展空間巨大。雖然前景廣闊,但目前大多數社交運動應用仍未找到明確盈利模式,“增加用戶量”成為其首要目標。
年內12項目獲融資
11月4日,咕咚完成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由SIG和軟銀中國共同投資。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咕咚網的注冊用戶已經有1000多萬,手環等硬件產品國內出貨量數萬件,國外渠道銷量為20多萬。
這輪融資完成后,咕咚的估值已經達到1.5億美元,對此咕咚CEO認為這個估值不算高,他對媒體表示,咕咚最核心的價值在運動大健康社交平臺(硬件+APP)和運動大數據,目前計劃是先把用戶規模做起來,再延伸至硬件或與第三方合作推硬件。
根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2014年便有12個相關項目獲得投資,包括咕咚、騰米跑跑、約運動、樂奇足球在內,其中紅杉資本、軟銀中國、平安創新投資基金等多家PE/VC機構現身其中。
10月27日,跑步社交應用騰米跑跑,獲得聯想控股旗下君聯資本的千萬量級A輪投資;同月,約運動完成了天使投資;5月,“球徒”應用獲得300萬元天使投資。
目前跑步類社交軟件最受用戶及資本市場青睞。除了咕咚、騰米跑跑外,悅跑圈、運動客、運動追蹤專家、運動酷等APP也在強勢崛起,其中根據悅跑圈聯合創始人齊宇此前說法,悅跑圈目前已獲得某投資機構1000萬元投資意向,同時還有5家投資公司正在與之接洽投資事宜。
事實上,社交運動應用自2012年起便出現規模投資。2012年,足球魔方獲得起點創業營數百萬元的天使投資;上海悅體獲得蘇河匯數十萬元天使投資。2013年,米客夢想體育和樂奇足球分別獲得數百萬元和150萬元天使投資,而上海悅體在同年3月又獲得了來自中路資本的數百萬元投資。
在大部分項目剛獲得天使投資的情況下,樂奇足球、上海悅體和足球魔方等均完成了A輪投資,而咕咚目前已經獲得B輪投資。
對此,梁振鵬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社交運動應用的未來發展方向并不明朗,還沒有形成很完備的生物圈,處在起步階段。”
融資速度快
市場對社交運動領域的偏好也使得項目投資周期相應縮短。
時代周報記者發現,社交運動行業一些公司從發布APP到天使投資的周期在半年內;而從天使輪到A輪的周期也在1年左右。
“這已經算是一個比較短的周期了,其實沒有明確期限,一般每一輪都是準備一到兩年的預算,不過后面的輪數就不太好說。”廣州創新谷前項目投資部黃宇豪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2013年3月,深圳米諾奇科技發布樂奇足球APP,隨后轉型020模式,轉型兩個月后獲得深圳國富源150萬的天使投資,并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獲得了由廣東省文投,海捷津衫聯合投資的近千萬元A輪投資。
除此之外,鳥孩科技于2014年4月發布的一款基于運動愛好和地理位置的運動社交APP“約運動”,在發布半年后,于今年10月約運動完成天使投資;檸蜜信息科技于今年1月發布的“趣運動”,即一款可以預定全國多城市的羽毛球、網球等各種運動場地并約人一同鍛煉的手機應用,速度更快,在發布一個月內就獲得了天使灣100萬元天使投資;今年8月正式上線的戶外運動應用“酷動”也推出一個月便拿到來自于聯想之星和經緯投資的500萬元天使投資。
咕咚則在半年左右時間內完成了A、B輪融資。根據公開資料,咕咚于2010年開始切入可穿戴設備領域,推出第一款運動監測產品“咕咚健身追蹤器”,隨后獲得盛大天使投資2000萬元;2012年推出結合手機的用戶社交運動APP“咕咚”,2014年3月獲得深創投領投的6000萬元A輪融資;7個月后獲得B輪融資。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全國體育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 375.62萬人,實現增加值3135.95億元,占當年GFP的比重為0.6%,而發達國家的水平則為1%-3%,其中美國當年體育產業總產值為4350億美元,占當年GDP的比重為2.7%。也就是說,在體育產業發展空間大的情況下,社交運動領域或許將繼續保持這種投資熱度。
團隊為投資砝碼
除了不斷上升的用戶關注度,社交運動應用的創業團隊或許也是投資機構看好的原因之一。
時代周報記者發現,騰米創始人王齊是騰訊的第 12 號員工,在騰訊工作了十四年,騰米跑跑也因此得到騰訊《天天酷跑》、應用寶的支持,并獲得君聯投資的投資。
當時,君聯投資就曾表示:看好整個行業趨勢的同時更看好團隊的本身和資源,因為創業公司在早期,創業者本身作為品牌,可以極大地利用粉絲經濟,快速積累用戶。
約運動的創始人蔣志偉,曾負責去哪兒機票搜索系統,擔任過美團團購APP項目經理;趣運動團隊合伙人之一曾是唯品會的項目經理;咕咚創始人申波,創業之前在上海貝爾、思科、諾基亞和西門子從事研發、管理和架構等方面的工作;而樂奇足球創始人邱秋曾表示,早期在開發智能路由器的過程中,團隊借此接觸到了為數眾多的創業創投資本。
值得注意的是,久邦數碼聯合創始人張向東不久前辭去久邦數碼總裁和董事職務,稱將在騎行領域展開第三次創業,而市場認為不排除其會開發出一款騎行APP。若傳言為真,那么社交運動應用圈將會迎來一個真正重量級的創業者。
“投資方在投資的時候,會著重考慮團隊本身以及其背后的資源,這是創業項目能否獲得成功的因素之一。”黃宇豪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就目前而言,雖然投資熱情高,但很多項目并未實現盈利。樂奇足球的邱秋在拿到A輪投資時便坦言,現在并沒有特別清晰的盈利模式,現在最關心的是用戶量的提升。約運動的蔣志偉也曾表示,就像團購一樣,體育產業發展也需要一個漫長發展時間,培養用戶體系是現在的首要目標。
“很多項目在拿到投資時也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但投資方看重的是整個行業的趨勢,爆發后的能量。所以會先投入,以此來搶占以后的市場。”黃宇豪表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