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于太空的感覺總是既遙遠,又陌生。但近幾年來,太空的商業開發變得前所未有的矚目,這主要歸功于那些不惜巨資參與其中的巨頭。下面我們列舉一些在太空商業化開發中的巨頭及其行動、計劃。
谷歌
谷歌是太空商業開發計劃的極大支持者,這源于谷歌的兩位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r Brin都是太空探索的超級粉絲。
Project Loon是谷歌終極實驗室Google X中的一個利用氣球技術幫助貧困地區解決Wi-Fi接入的項目。目前,谷歌已經在南半球放飛了70多個氣球,其中2013年上半年在新西蘭放飛了30歌, 谷歌與澳洲電信也在這一項目上取得深度合作。氣球壽命一直是這一技術的關鍵所在,目前的測試來看,谷歌的通信氣球壽命已經超過100天。正因為如此,最近 法國國家太空總署宣布與谷歌合作,開發偏遠貧困地區的高速網絡接入市場。谷歌還宣稱,將在明年在一個或多個國家提供LTE(4G)連接服務。
除了氣球技術,谷歌在衛星大數據采集方面也有強大的投資和布局。今年8月,谷歌公司以5億美元完成對Skybox的收購。目前已經在空中擁有2顆遙感監控衛星的Skybox目標在2018年以前打造一個由人造衛星組成的“星座星系”,不間斷地提供全球動態的高清影像資料。
不僅如此,今年11月,美國谷歌公司還與美國航天局簽署了一份總價值11.6億美元的協議。根據協議,谷歌將租用美國航天局位于硅谷的莫菲特機場60年時間,作為該公司開展太空探索和航空等新技術研發的場所。
SpaceX
SpaceX是特斯拉創始人Elon Musk2002年6月建立的美國太空運輸公司。
SpaceX的巨型運載火箭Falcon Heavy是目前現存運載火箭中最大、動力最強勁,可直達火星。它的動力相當于 15 架波音 747 飛機綁在一起、以全力發動。Falcon Heavy 的第一級由三個 Falcon 9 九核心引擎組成,在升空時可產生近 400 萬磅的推力??梢赃\載超過 53 噸的重量飛行,這個重量相當于一架 737 客機滿載旅客、機組、行李和燃料。這架運載火箭從設計之初就是為了能夠把人類送往更遠的太空,它具備載人飛行到月球或火星的能力。
今年5月,Elon Musk 發布了 Dragon V2 載人航天飛船,宣告了 21 世紀太空出租車時代的到來。SpaceX 的 Dragon V2 載人航天飛船擁有流暢的線條設計,外加可以下拉至座位的電腦屏幕。這個飛船能夠搭載 7 名太空游客來回于目的地,比如國際空間站。SpaceX 的工程師們研發了新一代隔熱涂層,還為 Dragon V2 配置了 SuperDraco 推進器。一旦發射出現任何問題,這款推進器可以把飛行器推進至安全距離。它還可以在飛行器著陸時,降低其著陸速度。
最近,NASA宣布已經批準了SpaceX公司龍飛船的載人版本。根據SpaceX提交的商業乘員運輸執行合同,這一成功的批準涵蓋了SpaceX公司制造,發射,飛行和回收龍飛船。
維珍航空
維珍航空與探險家、傳奇富豪創始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的名字緊密相連。自從推出太空飛船的太空旅行項目以來,雖然門票超過20萬美元,但報名者人數仍然達到了700人,包括流行歌星賈斯汀·比伯、好萊塢明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等世界名流都是其顧客,僅收到的定金就達到了8,000多萬美元。
然而,太空之旅注定與風險相伴。今年10月31日,維珍航空的世界首架商業宇宙飛船“太空船二號”試飛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沙漠墜毀,造成飛行員1人死亡,另一人重傷,預計損失達5億美元。
盡管“太空船二號”試飛失敗,但布蘭森對外宣稱將繼續太空旅行計劃,決不放棄夢想。預定維珍太空旅行的乘客也并未因此而影響熱情,盡管維珍宣稱乘客可以隨時拿回訂金,但維珍透露,截至目前僅有20多人因個人財務問題而退出太空旅行計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