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公司將不復存在了?

2015/01/06 14:19     

五年后公司將不復存在了?

[編者按:從互聯網出現開始,它每一秒都在蠶食原有的商業法則甚至社會組織架構,以個人為中心的特征越來越明顯?;ヂ摼W首先承擔的職能是信息的高效傳播,所以傳播領域C2C模式的自媒體很快被催熟。而隨著其它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很多行業都開始去中介化,與自媒體一樣,他們只需要一個平臺。音像店、報刊亭、商場、房屋中介接連受到擠壓,就連只能在線下完成過程交付的服務業也被O2O平臺割去了一塊利潤。]

原標題:[亦觀察] No.341 從自媒體到自商業:五年后公司將不存在了

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把多封同樣寫有某波士頓股票經紀人名字的信隨機寄往美國各地區,并要求每名收信人把這封信寄給自己認為是比較接近這名股票經紀人的朋友。如此接力似的傳遞,最終大部分信件都寄到了這名股票經紀人手中,每封信平均經手6.2次到達。于是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六度空間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互聯網的發展使溝通更加便捷,物理空間的距離已經不能影響人與人的溝通頻率和效果。六度空間的理論依然奏效,而網絡使關系脈絡更加清晰,強弱鏈接關系不斷轉換。

Web 2.0的意義在于使用戶成為網絡內容的主導,從博客到現在的微博微信易信等各種形式、產品共同組成了“自媒體”版圖。如果拿實體經濟中的B和C來做參照,那么Web 1.0到2.0的轉變就可以看做是B2C模式向C2C模式的轉型。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自”即“C”,“自”的發展即是“C”的強化。

從互聯網出現開始,它每一秒都在蠶食原有的商業法則甚至社會組織架構,以個人為中心的特征越來越明顯?;ヂ摼W首先承擔的職能是信息的高效傳播,所以傳播領域C2C模式的自媒體很快被催熟。而隨著其它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很多行業都開始去中介化,與自媒體一樣,他們只需要一個平臺。音像店、報刊亭、商場、房屋中介接連受到擠壓,就連只能在線下完成過程交付的服務業也被O2O平臺割去了一塊利潤。

近些年“微+X”的新名詞不斷涌現,微博、微電影、微商、微店,這可以看做是互聯網融合過程中去中心化的一種表現——很多事情都變得不再需要一個組織,現在只要一個人就能搞定。不管是做媒體還是做買賣,我們把這種以個人為中心的模式叫做“自商業”。微信公眾平臺有一句廣告語: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五年后公司將不復存在了?

這句話恰到好處的點明了自商業的所處的發展初期階段,個體正在摸索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品牌?,F在看來這個初期階段還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脫離組織的個體雖然具有這樣那樣的優勢,同時也切斷了組織的資源整合能力。但在將來,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人的價值取決于他所處在的位置。對個人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興趣,只有找對了公司并且找對職位才能拿到最多的報酬、獲得最大的幸福感;對公司來說,很少可以招聘到對應崗位性價比“恰到好處”的員工,企業總是要為這個人的“綜合素質”埋單。雖然國內外有很多招聘類網站試圖解決這些信息不對稱,但后來發現雙方都希望給對方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這又使得雙方陷入了不斷的通知——面試——再見的循環中。

與社交不同,應用于商業的溝通機制一定要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與準確性才可以降低成本。在雇傭關系中,如果把人的某項能力看作為一件可以用貨幣交換的商品,或許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需要一套類似淘寶但更為復雜的信用系統。各端點能順利連通其他端點、并且可以大致客觀的了解它。信用體系將建立在描述、案例及評價的基礎之上。系統會與互聯網相連接,通過各類接口,在用戶允許的范圍內采集多維度數據,例如健康狀況、消費習慣、朋友圈子等,通過一種動態平衡的算法,得出客觀定性甚至一定程度上定量的結果。

至此,自商業的底層要素部署完成,公司這種營利性的組織形態存在意義逐漸降低,因為人們可以從各類平臺中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來糊口,而現在的公司老板可以花更便宜的錢從這些地方找到更適合的臨時幫手。每個人既是雇主又是雇員,由于信用體系的存在,不誠信的人在商業社會中將無法生存。

在新的體系下,現有行業中專業技能匹配度比較高的業態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雇傭關系,例如餐館與廚師,小餐館的特色往往取決于廚師的烹飪特點,可替代性往往很低。而可替代性高的行業將會面臨一場顛覆。如快遞業,任何人都能夠勝任快遞員的日常工作。甲明天要從A地前往B地辦事,他可以將消息發布在相關平臺,乙恰好有個快件與甲的規劃路徑相同,在信用體系之下這件事就會一拍即合。甲順路送了一件快遞,要么得到報酬,要么會以“積分”形式體現,讓他下次可以免費讓別人幫他遞送物品。

當汽車成為每個市民的代步工具,從理論上講每個車主也都可以搭別人的順風車,每個人也都可以讓別人搭便車。移動互聯網讓需求信息可以即時傳遞,出租車公司便沒有存在的意義。自商業會顛覆很多傳統暴利行業。

網絡像一顆魔豆,生根并不斷擴散并、加深,漸漸連通所有行業,遍布我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而地面之上,它所展現出的是加工融匯后的另一番光景。自媒體優化了信息傳播與交換效率,自商業帶來的將是技能、資源、現金乃至社會結構的效率優化,催生新的商業邏輯。移動互聯網將把人類帶入一個全新的商業時代。

本文為李光斗獨家授權網易財經《亦觀察》專欄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注:本文引自李光斗的《拆墻:全網革命),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網易立場。

作者為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中國品牌第一人、央視品牌顧問。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